Friday, August 31, 2007

1747-云何為『別教之涵義』

標題:云何為『別教之涵義』

眾所周知:『別教』者,別即隔別不同之義。謂別前藏、通,別後圓教,故名別教。別前藏、通者,謂此教獨被菩薩,不涉二乘所修也。別後圓教者,謂此教所談法門,行相隔歷次第,而不圓融也。至於云何為『別教之涵義』?依《四教義》開示:所言別者,義乃多途,略明有八,一教別;二理別;三智別;四斷別;五行別;六位別;七因別;八果別,故名別教也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【教別】者。佛說恒沙佛法,別為菩薩不通二乘。
(二)【理別】者。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別也。
(三)【智別】者。道種智也。
(四)【斷別】者。塵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。
(五)【行別】者。歷塵沙劫修,行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別也。
(六)【位別】者。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,十地發真斷無明,是聖位之別也。
(七)【因別】者。無礙金剛之因也。
(八)【果別】者。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。
由此觀之,別義如是『八種』,但名別教者,若不因別教,則不知別理乃至得成別果也。何以故?蓋華嚴宗之判,開一乘為別教同教之二門。與三乘之機共同之一乘法為同教,《法華經》等是也。永與三乘之機別異,而獨被於圓頓大機之一乘法,為別教,《華嚴經》之所說是也,其別異有十門。換言之,其別異之義門有十種:(1)『時異』,所說之時異也;(2)『處異』,所說之處異也;(3)『主異』,所說之佛異也;(4)『眾異』,所聞之眾異也;(5)『所依異』,所依之三昧異也;(6)『說異』,一方說一切方說也;(7)『位異』,一位一切位也;(8)『行位』,一行一切行也;(9)『法門異』,法門之建立廣狹異也;(10)『事異』,舍林地山等一一事相盡為甚深之法門也。
總而言之,『別教』緣但中之理,而修位位之行業,此有四門不同(1)『有門』,觀虛妄之色盡,別有妙色,名為佛性也;(2)『空門』,觀如來藏亦空,大涅槃亦空也;(3)『亦有亦空門』,雙觀真空、妙有也;(4)『非有非空門』,觀但中法性之理,離四句絕百非言語道斷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6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Thursday, August 30, 2007

1746-云何為『通教之涵義』

標題:云何為『通教之涵義』

眾所周知:『通教』者,共通的教法,為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之第二。三乘人的根器雖然人人不同,但是卻有許多共通的特性,諸如通觀無生,同證無學,同出分段生死,同入涅槃的化城等等,故稱通教。至於云何為『通教之涵義』?依《四教義》開示:所言通教者,義乃多途略出八義,一教通;二理通;三智通;四斷通;五行通;六位通;七因通;八果通也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【教通】者。三乘通同稟因緣即空之教。
(二)【理通】者。同見偏真之理。
(三)【智通】者。同得巧度一切智。
(四)【斷通】者。界內惑斷同也。
(五)【行通】者。見思無漏行同也。
(六)【位通】者。從乾慧地乃至辟支佛地位皆同也。
(七)【因通】者。九無礙因同也。
(八)【果通】者。九解脫有餘、無餘二種涅槃之果同也。
由此觀之,通義有如是『八通』而但名通教者,若不因通教,即不知通理,乃至得成通果也,故諸大乘方等,及諸般若,有二乘得道者,為同稟此教也。何以故?蓋『通教』者,謂通前藏教,通後別、圓,故名通教。換言之(1)通前藏教者,謂此教鈍根菩薩,雖觀無生四諦,但證真空之理,與前藏教是同也;(2)通後別、圓者,謂此教利根菩薩,證真空之理時,能於真空,了達不空,即入後之別教,若知空不空,具一切法,即入後之圓教也。
總而言之,『通教』者,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之第二。說萬法當體即空無生無滅之理,為使二乘及鈍根之菩薩得但空之證,使利根之菩薩得不但空即中道之證而施設之三乘教也。不要斷滅萬法,說萬法當體為因緣生,而當體即為空無生,故空之中自有不空之義而含中道之理,此名不但空,亦名當通含中。利根之菩薩,證此含中之中道而為別教圓教之人也。佛之通教,正為此人,故以通教為大乘之初門。然而通者共通之義,有二義:(1)『三乘共學之義』。藏教之三藏四諦,十二因緣,六度,所學各異,而此教之三乘,三乘共學諦緣度,皆見當體即空之理,但以斷見思之正使,兼侵害習氣,自行化他共行,而分三乘之別,故名通;(2)『單就菩薩有通前通後之義』。通教之菩薩有利鈍二種,鈍根之菩薩與前之藏教同證但空之涅槃,利根之菩薩,聞之而會不但空之義,遂聞後當體即空之說,而通於別圓二教所詮中道實相之理,為別教圓教之人,如此就菩薩有通前通後之義故名通教也。此二義中,佛之通教本意為使利根之菩薩,得通後之益也,如同《四教儀》曰:「通前藏教,通後圓教,故名通教。又從當教得名,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,體色入空,故名通教。」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6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Wednesday, August 29, 2007

1745-何等為『十不二門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十不二門』

眾所周知:『十不二門』者,謂 荊溪尊者釋《法華玄義》所明之本跡十妙,立十種不二門,歸結之於一念之心,以示觀法大綱,發其深意。至於何等為『十不二門』?依《法華玄義釋籤》開示:十門何為而設也?蓋荊溪大師,因釋《法華玄義》,其中廣明十妙之旨,法相該博,學者難入,故於跡本二門之間,對前十妙,立此『十門』,復於門門之下,結歸一念,為令修學之人,於一念心開,妙解立妙行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【色心不二門】,有形質礙之法,而無知覺之用,既異於心,故稱為色。雖有知覺之用,而無質礙可見,以能緣慮,名之為心。諸文有云名色者,心不可見,但有其名,名即心也。故《智度論》云:「一切諸法中,但有名與色,更無有一法,出於名色者。」然以情見言之,色心二法有異,以理而論,一切諸法唯心本具,即是妙色妙心,心即是色,色即是心;心外無色,色外無心。互具互攝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,所以為門也。
(二)【內外不二門】,此就內外二境論內外二觀也。謂眾生諸佛及以依報名為外境;自己心法,名為內境。於此內外二境,皆以三觀(空觀、假觀、中觀)觀之,即名內外二觀也。然若論修觀次第,必先觀內心;若論機入不同,故須內外並列。復為顯其妙義,必須內外互融,隨觀一境,皆能遍攝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,所以為門也。
(三)【修性不二門】,修謂修治造作,即隨緣變造之事也;性謂本有不改,即真如不變之理也。性德不出色心,修德莫非三觀。今示全性起修,則諸行無作;全修在性,則一念圓成。是則修外無性,性外無修,互泯互融,故稱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四)【因果不二門】,因即從迷而言,果乃就悟而說。始從人、天,終至等覺菩薩,皆名為因,唯妙覺佛,獨稱為果,良以九界眾生,無明惑覆,實相之理未顯,名因;唯妙覺佛,無明淨盡,實相之理,究竟顯發,隨機應現,設化無方,乃名果也。十界迷悟雖殊,實相始終理一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五)【染淨不二門】,無明之用為染,法性之用為淨。無明、法性,體本不二,用乃有殊。迷則全法性而為無明,全起無明之用,以在纏心,變造諸法,念念住著,名之為染。悟則全無明而為法性,全起法性之用,以離障心,應赴眾緣,念念捨離,名之為淨。然在纏,染心本具妙理,與淨不殊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六)【依正不二門】,依者,依止之處,即所依之土也。正者,正受其報,即能依之身也。如佛果後,示現下三國土(同居土、方便土、實報土)名為依報;示現前三教主(藏、通、別三教果佛)及九界身,名為正報。法華開顯三土,即是寂光,九界無非圓佛,寂光即所依之土,圓佛乃能依之身。以寂光、圓佛,理本無二,故能依中現正,正中現依。果既依正不二,因亦復然,由理同故。即知諸佛、眾生,體用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七)【自他不二門】,自即自己,他謂他機,此就三法論也。佛法、眾生法,皆名為他;唯己心法,名之為自。以由十界互具,則心、佛、眾生各有生佛。若己生佛顯,則與他佛、生佛同,俱為能化;唯他眾生生佛,而為所化。故云他生他佛尚與心同,況己心生佛,寧乖一念?既同一念,自他豈殊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八)【三業不二門】,三業者,如來果後垂化,清淨身口意業也。謂身輪現通,口輪說法,意輪鑑機。當知身尚無身,說亦非說,身口平等,等彼意輪,心色一如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九)【權實不二門】,權謂權謀,即九界七方便之法也;實謂真實,即佛界圓乘之法也。蓋《法華經》已前,四時未會,權實不融。至《法華經》開顯九界七方便(謂藏通兩教二乘為四,及藏通別三教菩薩共為七,以其同修方便之道故)之權,即是佛界圓乘之實。實即是權,權即是實;實外無權,權外無實。皆稱秘妙,故云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十)【受潤不二門】,受潤者,從喻而立名也。受即領納,以三草二木喻七方便,眾生為能受也。潤即沾潤,謂如來說前四時三教之法,如雲注雨,為能潤也。《法華經》開前四時三教之法,皆即圓法。七方便眾生,咸蒙授記作佛。譬如三草(下草喻人、天,中草喻聲聞、緣覺,上草喻藏教菩薩)二木(小樹喻通教菩薩,大樹喻別教菩薩),皆一地所生,一雨所潤,無復差降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由此觀之,如此『十門』,皆以不二命名者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無知?何以故?蓋《法華經》以前,四時(華嚴時、鹿苑時、方等時、般若時)三教(藏教、通教、別教)所談色心等十,一一隔異,名之為二。至于《法華經》,開顯四時三教所談偏權之法,皆即圓實,實理既彰,色心等法,圓融自在,互攝無外,咸名不二。十門既對十妙而立,妙即不二,不二即妙,故此十門,不二為目,門即能通之義,欲以十門之易,而通十妙之難也。
總而言之,荊溪尊者釋《法華玄義》所明之本跡十妙,立十種不二門,歸結之於一念之心,以示觀法大綱,發其深意。換言之,即所謂(1)『色心』,有形質礙之法,而無知覺之用者,名為色,無形質而有知覺緣慮之用者,名為心;(2)『內外』,眾生諸佛及依報名為外,唯自己之心法名為內;(3)『修證』,修治造作之功,名為修,本有不改之體名為證;(4)『因果』,能生之行,名為因,所生之德,名為果;(5)『染淨』,無明之用,名為染,法性之用名為淨;(6)『依正』,此為依正之二報,眾生所依之國土資具,名為依報,能依之心身,名為正報;(7)『自他』,此就三法而論,佛法眾生法名為他,心法名為自(8)『三業』,身之發動名為身業,口之發動名為口業,意之發動名為意業;(9)『權實』,九界七方便之法名為權,佛界圓實之法名為實;(10)『受潤』,此從喻之名也,受即領納,三草二木藏通別圓五乘之機,名為能受,潤即沾潤,如來所說前四時三教之法如雲之注雨,名為能潤。此十門皆名為不二者,蓋《法華經》已前四時三教所談之色心等,一一隔異,是名為二,至《法華經》而四時三教所談偏權之法,皆是諸法實相,諸法實相,平等一如,為中之一法,無隔歷不融之法,故總名為不二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6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Tuesday, August 28, 2007

1744-何等為『持大乘戒之十利功德』

標題:何等為『持大乘戒之十利功德』

眾所周知:『大乘戒』者,謂菩薩僧所受之戒也。又曰菩薩戒,《梵網經》所說之十重禁四十八輕戒,《善戒經》所說之三聚淨戒等是也。其別名依宗而異,天台宗曰『圓頓戒』,真言宗曰『三昧耶戒』,禪宗曰『無相心地戒』。至於何等為『持大乘戒之十利功德』?依《觀心論疏》開示:持大乘戒者,即是智所讚戒、自在戒、具足戒諸波羅密戒也,持此者亦有『十利』。何等為十?即
(一) 【攝僧】者。即是一體三寶之僧,三智與三理和融,即是僧義。智照於境無境不明,即智攝於境,境發於智,無智不發,即境攝於智,境智相攝和融,故名攝僧也。
(二) 【極好攝】者。智照於境攝境無不中,境發於智攝智無不圓,故名極好攝也。
(三) 【僧安樂住】者。三觀之智栖三諦之境,境智相稱和融,故名安樂住也。
(四) 【折伏高心人】者。得大乘戒,能折伏三諦下惑之高心也。
(五) 【有慚愧得安樂住】者。慚天即是慚第一義天,愧人即是愧方便道中之人,故名慚愧得安樂住也。
(六) 【未信得淨信】者。未信諦理者,令皆得明信也。
(七) 【已信增長信】者。增進中道信也。
(八) 【遮今世漏】者。即大乘伏道滿也。
(九) 【斷後世惡】者。即斷五住惑訖金剛心。
(十) 【梵行久住】者。即是妙覺大涅槃始名極淨,即梵行久住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種』,是持大乘戒者將得之十利功德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戒』者,是防非止惡的意思,不但惡事不可做,就是惡的念頭也不許有。又名清涼,因人能止惡行善,則必心安理得,俯仰無愧,故心無熱惱而得清涼,是故持戒清淨心則安,心安則可得定,得定則可觀照分明而生智慧,持此戒定慧三法,能對治三毒,成就『佛果』,如同《法苑珠林》云:「大聖度人,功惟在戒。」
總而言之,『大乘』者,Mana%ya%na,梵語摩訶衍,譯言大乘。大者對小之稱,乘以運載為義,以名教法,即大教也。使求灰身滅智空寂之涅槃之教,謂之小乘,此中有聲聞緣覺之別,使開一切智之教,為大乘,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別,如同《法華經譬喻品》曰:「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,勤修精進,求一切智、佛智、自然智、無師智、如來知見、力、無所畏,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,是名大乘,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。」《十二門論》曰:「摩訶衍者,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。諸佛最大,是乘能至故名為大,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。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名為大。又觀世音、得大勢、文殊師利、彌勒菩薩等是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。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。又如《般若經》中佛自說摩訶衍義無量無邊。以是因緣故名為大。」《寶積經》曰:「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,彼乘名為大乘、名為上乘、名為妙乘、名為勝乘、無上乘、無上上乘、無等乘、不惡乘、無等等乘。」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4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Monday, August 27, 2007

1743-何等為『持小乘戒之十利功德』

標題:何等為『持小乘戒之十利功德』

眾所周知:『小乘戒』者,謂小乘律藏所說的戒律,有五戒八戒十戒與具足戒等數種。在具足戒中,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戒,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戒,這些具足戒雖然是小乘行人所應受持,就是大乘行人也是一樣要受持這種具足戒的。至於何等為『持小乘戒之十利功德』?依《觀心論疏》開示:持小乘戒則有『十利』功德。何等為十?即
(一) 【攝僧】。僧者,此云眾,眾以和為義,然雖殊方異國,若同在佛法出家具戒,財法悉共攝令不乖,則事和也;無作戒資發定慧,契於無漏同歸一極,即理和也。
(二) 【極好攝】。同稟淨戒,各護三業則無相惱觸,即極好攝也。
(三) 【僧安樂住】。以戒各護身口無相惱亂,故僧得安樂住也。
(四) 【折伏高心】。以戒淨故,能得禪定,觀解心生能伏煩惱高心也。
(五) 【有慚愧得安樂住】。由有淨戒,能發定慧內懷慚愧,是得安樂住也。
(六) 【未信得淨信】。即是內凡得假名定慧,遣外凡不信也。
(七) 【已信增長信】。進修實法空,得煖頂忍等三法,信解轉深也。
(八) 【遮今世惱漏】。此則世第一法折伏道滿也。
(九) 【斷後世惡】。從苦忍初心訖羅漢金剛心,以還真斷惑故也。
(十) 【梵行久住】。梵之言淨,亦云涅槃,此是羅漢極果所作已辦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種』,是持小乘戒者將得之十利功德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小乘律藏所說之戒律,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。具足戒中,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條;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條,是為小乘行人之所受持者。然在印度我國及日本之古代,大乘行人亦皆受此具足戒,以成戒學,何則?此具足戒,雖為小乘律所說,然由大乘言之,則為所謂三聚淨戒中之『攝律儀戒』,於釋迦法中出家之菩薩,必現比丘相為常規也。
總而言之,『小乘』者,梵名希那衍Hinaya%na%,對於大乘之稱。求佛果為大乘,求阿羅漢果辟支佛果為小乘。佛果者謂開一切種智,為盡未來際眾生化益之悟;阿羅漢果與辟支佛果,雖有淺深之別,然皆為灰身滅智歸於空寂涅槃之悟。乘者,運載之義,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,以四諦為至阿羅漢果之教體,以十二因緣為至辟支佛果之教體,如此小乘有二道,故亦謂之二乘。又此二乘為佛成道後十二年間經律論三藏之所詮,故天台稱之為三藏教。佛滅後印度之小乘分總別二十之流派,來我國後,遂立宗名俱舍,成實,及律三者,即小乘也,是皆為佛隨他意之說法,姑以調熟下劣根性者也。是故如同《法華經方便品》曰:「佛自住大乘,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,以此度眾生,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,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則墮慳貪。」又《法華經遊意》曰:「今以二義往收則事無不盡,一者赴小機說名曰小乘,二者赴大機說稱曰大乘。」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4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Sunday, August 26, 2007

1742-云何名『心為如來藏』

標題:云何名『心為如來藏』

眾所周知:『如來』者,即理性如來也,因中說果,故名如來;『藏』者,含藏之義,謂含藏一切善惡法也。的指其體,即第八識名『如來藏』也。至於云何名『心為如來藏』?依《大乘止觀法門》開示:云何復名此心為如來藏?答曰三義,一者能藏名藏;二者所藏名藏;三者能生名藏。茲分述之如下
(一) 【能藏名藏】。所言能藏者,復有二種(1)如來果德法身;(2)眾生性德淨心,並能包含染二性及染淨二事無所妨礙,故言能藏名藏。藏體平等名之為『如』,平等緣起目之為『來』,此即是能藏名如來藏也。
(二) 【所藏名藏】。所藏名藏者,即此真心而為無明[穀-禾+卵]藏所覆藏,故名為所藏也。藏體無異無相名之為『如』,體備染淨二用目之為『來』,故言所藏名藏也。
(三) 【能生名藏】。能生名者,如女胎藏能生於子,此心亦爾,體具染二性之用,故依染淨二種熏力,能生世間出世間法也。是故經云:「如來藏者,是善不善因。」又復經言:「心性是一,云何能生種種果報?」又復經言:「諸佛正遍知海,從心想而生也。」故染淨平等名之為『如』,能生染淨目之為『來』,故言能生名如來藏也。
由此觀之,因如來藏具有如是『三義』,故名此心為如來藏。換言之,即『如來藏』三義為(1)『隱覆藏』。謂諸眾生,本有真如法身之理,在第八識中,為無明煩惱之所隱覆,而不能見,故名隱覆藏;(2)『含攝藏』。謂第八識為染淨之所依止,以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,故名含攝藏;(3)『出生藏』。謂第八識為染淨之本,遇緣熏習則能出生,世間出世間有情無情等法,故名出生藏。
總而言之,真如在煩惱中,謂之『如來藏』;真如出煩惱,謂之『法身』。換言之,如來藏有三義,即所謂(1)『所攝』之義,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則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門,為和合門者生一切之染法,為不和合門者,生一切之淨法,一切染淨之法,皆攝於如來之性,即真如,故云如來藏,如同《楞伽經》曰:「如來之藏,是善不善因,能遍興造一切眾生。」《勝鬘寶窟》曰:「一切眾生無有出如如境者,並為如如所攝故名藏也,則眾生為如來所攝也,是如來藏眾生。」《起信論義記》曰:「如來藏心,含和合不和合二門,以其在於眾生位故,若在佛地則無和合義。」(2)『隱覆』之義,真如在煩惱中時,為煩惱隱覆如來之性德,而不使顯現,故名如來藏,是眾生之煩惱藏如來也,如同《勝鬘經》曰:「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。」又曰:「如是如來,法身不離煩惱藏,名如來藏。」《理趣般若經》曰:「一切有情皆如來藏。」《勝鬘寶窟》曰:「如來性住在道前為煩惱隱覆,眾生不見,故名為藏,是眾生藏如來也。」(3)『能攝』之義,真如在煩惱中,含攝如來一切果地之功德,故名如來藏,如同《占察經》曰:「復次彼心名如來藏,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之業。」《起信論》曰:「如來藏,具足無量性功德故。」《起信論義記》曰:「隱時能出生如來,名如來藏(能攝故出生也),顯時為萬德依止,名為法身。」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3日星期四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1742-云何名『心為如來藏』

標題:云何名『心為如來藏』

眾所周知:『如來』者,即理性如來也,因中說果,故名如來;『藏』者,含藏之義,謂含藏一切善惡法也。的指其體,即第八識名『如來藏』也。至於云何名『心為如來藏』?依《大乘止觀法門》開示:云何復名此心為如來藏?答曰三義,一者能藏名藏;二者所藏名藏;三者能生名藏。茲分述之如下
(一) 【能藏名藏】。所言能藏者,復有二種(1)如來果德法身;(2)眾生性德淨心,並能包含染二性及染淨二事無所妨礙,故言能藏名藏。藏體平等名之為『如』,平等緣起目之為『來』,此即是能藏名如來藏也。
(二) 【所藏名藏】。所藏名藏者,即此真心而為無明[穀-禾+卵]藏所覆藏,故名為所藏也。藏體無異無相名之為『如』,體備染淨二用目之為『來』,故言所藏名藏也。
(三) 【能生名藏】。能生名者,如女胎藏能生於子,此心亦爾,體具染二性之用,故依染淨二種熏力,能生世間出世間法也。是故經云:「如來藏者,是善不善因。」又復經言:「心性是一,云何能生種種果報?」又復經言:「諸佛正遍知海,從心想而生也。」故染淨平等名之為『如』,能生染淨目之為『來』,故言能生名如來藏也。
由此觀之,因如來藏具有如是『三義』,故名此心為如來藏。換言之,即『如來藏』三義為(1)『隱覆藏』。謂諸眾生,本有真如法身之理,在第八識中,為無明煩惱之所隱覆,而不能見,故名隱覆藏;(2)『含攝藏』。謂第八識為染淨之所依止,以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,故名含攝藏;(3)『出生藏』。謂第八識為染淨之本,遇緣熏習則能出生,世間出世間有情無情等法,故名出生藏。
總而言之,真如在煩惱中,謂之『如來藏』;真如出煩惱,謂之『法身』。換言之,如來藏有三義,即所謂(1)『所攝』之義,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則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門,為和合門者生一切之染法,為不和合門者,生一切之淨法,一切染淨之法,皆攝於如來之性,即真如,故云如來藏,如同《楞伽經》曰:「如來之藏,是善不善因,能遍興造一切眾生。」《勝鬘寶窟》曰:「一切眾生無有出如如境者,並為如如所攝故名藏也,則眾生為如來所攝也,是如來藏眾生。」《起信論義記》曰:「如來藏心,含和合不和合二門,以其在於眾生位故,若在佛地則無和合義。」(2)『隱覆』之義,真如在煩惱中時,為煩惱隱覆如來之性德,而不使顯現,故名如來藏,是眾生之煩惱藏如來也,如同《勝鬘經》曰:「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。」又曰:「如是如來,法身不離煩惱藏,名如來藏。」《理趣般若經》曰:「一切有情皆如來藏。」《勝鬘寶窟》曰:「如來性住在道前為煩惱隱覆,眾生不見,故名為藏,是眾生藏如來也。」(3)『能攝』之義,真如在煩惱中,含攝如來一切果地之功德,故名如來藏,如同《占察經》曰:「復次彼心名如來藏,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之業。」《起信論》曰:「如來藏,具足無量性功德故。」《起信論義記》曰:「隱時能出生如來,名如來藏(能攝故出生也),顯時為萬德依止,名為法身。」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3日星期四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Saturday, August 25, 2007

1741-何等為『三念處』

標題:何等為『三念處』

眾所周知:『三念處』者,又名三念住,謂佛大慈大悲,為了攝化眾生,時常安住在三種之念中。至於何等為『三念處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開示:此三通名念處者,慧心能緣,名之為念,平等之理,不增不減,謂之為處。佛以慧心,緣於平等不增不減之理,是以違順學者,心無憂喜之相,故『三通』名念處,即是以慈修意,能現平等清淨之意業。何等為三?即
(一) 【不一心聽法不以為憂】。佛智了達不一心聽法之人,平等法界中,減退相畢竟不可得,故無憂相也
(二) 【聽者一心不以為喜】。佛智了達聽者平等法界中,增進相畢竟不可得,故無喜相也。
(三) 【常行捨心】。佛智了達,一切眾生,即大涅,不可復滅。故於一切言說,利益眾生中,常行捨心也。故《金剛般若經》云:「如是滅度無量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。」
由此觀之,如是『三種』,即所謂『三念處』是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或曰八音(即極好音、柔軟音、和適音、尊慧音、不女音、不誤音、深遠音、不竭音)而辯三念處者,既八音為物開演正法,聽者善惡不同,必有信毀違順之別,若無『三念之德』,豈能心地坦若虛空,泯無憂喜之相?故次八音而辯三念處也。換言之,謂諸如來,說正法時,一類弟子,恭敬屬耳,住奉教心,精進修行法隨法行,如來於彼,無悅無喜,心不踊躍;一類弟子,不生恭敬,翻前廣說,如來於彼,不生恚恨,不生不忍,非不保任;一類弟子,亦生恭敬,亦不恭敬;乃至廣說,如來於彼,其心無二,謂不喜悅,亦不恚恨,於彼一切,遍住妙捨。
總而言之,『處』者,謂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減也。佛當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之中,畢竟無減退之相,故眾生雖不一心聽法,亦不以為憂,是為第一念處;又念法界平等之中,增進之相,畢竟不可得,故於眾生雖一心聽法,亦不以為喜,是為第二念處;又念法界平等之中,畢竟生死涅槃之相,不可得,故常行捨心於一切時利益眾生,而無有利益眾生之念,是為第三念處。又所謂『三念住』者,第一念住是眾生信佛佛也不生歡喜心,而恆常不變的安住在正念與正智之中;第二念住是眾生不信佛,佛也不生憂惱心,而恆常不變的安住在正念與正智之中;第三念住是同時有一類眾生信佛,一類眾生不信佛,佛知道了也不生歡喜與憂戚心,而恆常不變的安住在正念與正智之中是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3日星期四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Friday, August 24, 2007

1740-云何為『師子奮迅三昧』

標題:云何為『師子奮迅三昧』

眾所周知:『三昧』者,為梵語Samadhi之音譯,又名三摩地、三摩提,意為正思維指導下的定力。如同《大智度論》云︰「善心一處住不動,是名三昧。」《大乘義章》云︰「以體寂靜,離于邪亂,故曰三昧。」佛教認為修行能證得「三昧」,則能引發種種神通妙用,以後遂引申為妙處、極致、蘊奧、訣竅等。《書言故事‧贊嘆類》云︰「得妙處,曰得三昧。」至於云何為『師子奮迅三昧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開示:大品經中佛自誠言,菩薩依九次第定,入師子奮迅三昧,其與九定法相既同,故次三三昧而明,於義無乖也。所言師子奮迅者,借譬以顯法也。如世師子奮迅,為二事故(1)為奮卻塵;(2)能前走卻走,捷疾異於諸獸。此三昧亦(1)則奮除障定細微無知之惑;(2)能入出捷疾無間,異上所得諸禪定也,故名師子奮迅三昧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入禪奮迅】。師子奮迅入三昧者,離欲惡不善法,有覺有觀入初禪,如是次第入二禪三禪四禪、空處識處無所有處、非有想非無想處、滅受想定,是為『奮迅入』也
(二) 【出禪奮迅】。師子奮迅出三昧者,從滅受想定,還入非有想非無想,非有想非無想起,還入無所有處,如是識處空處四三二禪初,乃至出散心中,是為『奮迅出』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二種』,皆為師子奮迅出三昧之內容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師子奮迅時,開張諸根,身毛皆豎,現威怒哮吼之相,佛入此三昧,則奮大悲法界之身,開大悲之根門,現應機之威,使外道二乘之小獸懾伏,故名為師子奮迅三昧。如同《探玄記》曰:「從喻為名,謂如師子奮迅之時,諸根開張,身毛皆豎,現其威怒哮吼之相,令餘獸類失威竄伏,令師子兒增其雄猛,身得長大。今佛亦爾,一奮大悲法界之身;二開大悲之根門;三豎悲毛之先導;四現應機之威。吼法界之法門,令二乘諸獸藏竄聾盲,菩薩佛子增長百千諸三昧海及陀羅尼海,如是相似,故以為喻。」
總而言之,『三昧』者,云調直定,又云正定,亦云正受,如同《圭峰疏》云:「不受諸受,名為正受。」遠法師云:「夫稱三昧者何?專思寂想之謂也。思專則志一不分,想寂則氣虛神朗;氣虛則智恬其照,神朗則無幽不徹。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,用一而致用也。」又諸三昧,名質甚多,功高易進,念佛為先,故《天台止觀》略明四種:(1)『常坐』者,出《文殊問兩般若》,名為一行三昧,身開常坐,遮行住臥,或可處眾,獨居彌善,居一靜室,安一繩床,九十日為一期,結加正坐;(2)『常行』,出《般舟三昧》,唯專行旋,九十日為期;(3)『半行半坐』,《方等》云:「旋百二十帀,卻坐思惟。」《法華》云:「其人若行、若立,讀誦此經;是人若坐,思惟此經。」(4)『非行非坐』,實通行坐,南岳呼為隨自意。如同《輔行》云:「所言常坐,乃至非行非坐者,約身儀為名。若從法為名者,常坐名一行,常行名佛立,半行半坐名方等法華,非行非坐名隨自意等。」然此四種三昧,先達以事理二觀,分四三昧,義亦殊途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1日星期二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Thursday, August 23, 2007

1739-云何名『超越三昧』

標題:云何名『超越三昧』

眾所周知:『三昧』者,梵音sama%dhi,舊稱三昧,三摩提,三摩帝。譯言定,正受,調直定,正心行處,息慮凝心。心定於一處而不動,故曰定;正受所觀之法,故曰受;調心之暴,直心之曲,定心之散,故曰調直定;正心之行動,使合於法之依處,故曰正心行處;息止緣慮,凝結心念,故曰息慮凝心。如同《智度論》曰:「善心一處住不動,是名三昧。」同曰:「一切禪定,亦名定,亦名三昧。」《止觀》曰:「通稱三昧者,調直定也。」至於云何名『超越三昧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開示:師子奮迅而辯超越者,大品經佛自誠言,菩薩依師子奮迅三昧入『超越三昧』,所以名超越者,能超過諸地,自在入出,故名超越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超入三昧】。云何名超入三昧?離諸欲惡不善法,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,從初禪起超入非有想非無想處,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還入初禪,從初禪起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入二禪,二禪起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入三禪,三禪起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入四禪,四禪起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入空處,空處起入滅受定;滅受想定起入識處,識處起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入不用處,不用處起入滅受定;滅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無想,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,是為『諸佛菩薩超入三昧相』。若聲聞人但能超入一,而不能超二,況能如上所明自在超也?是中明超入有三種(1)順入超;(2)逆入超;(3)順逆入超也。
(二) 【超出三昧】。云何名超出三昧?從滅受想起入散心中,散心中起入滅受想定,滅受想定起還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無想處,非有想非無想處起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入無所有處,無所有處起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入識處,識處起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入空處,空處起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入四禪,四禪起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入三禪,三禪起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入二禪,二禪起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入初禪,初禪起住散心中,是為『諸佛菩薩超出三昧之相』。若聲聞人超出,但能超一禪出,而不能超二,何況能自在超出也?是中超出有三種(1)順超出;(2)逆超出;(3)順逆超出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合為『六種超越三昧』,如來於此六三昧,而入涅槃也。何以故?蓋凡禪定淺深次第為四禪四無色及滅盡定,出入皆以順此次第為法。例如散心之人,不能直入四無色定,必先入初禪定,順次而入第四禪,後入四無色之初定也;又出定不得直出,必逆次依此次第,是乃聲聞人之法也。然佛及深位之菩薩不必用此次第,得由散心直入滅盡定,得由滅盡定直出散心,謂之『超越三昧』。如同《智度論》曰:「問曰:超越三昧不得超二。又不從散心而入滅盡定。答曰:大小乘法異,不超二者。小乘法中說,菩薩無量福德,智慧深入禪定力故,能隨意超越。」但依小乘有部之說,則許超前二果。
總而言之,『超越三昧』之所以名超越者,謂能超過諸地,自在『入』『出』也。換言之,名『超越三昧』者,包含(1)『超入三昧』,謂離欲界不善法,有覺有觀,入色界初禪,從初禪起,超入無色界非有想非無想處,非有想非無想處起,入滅受想定,滅受想定起,還入初禪,從初禪起,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,入二禪,二禪起,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,入三禪,三禪起,入滅受想定。滅受想定起,入四禪。四禪起,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,入空處,空處起,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,入識處,識處起,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,入不用處,不用處起,入滅受想定;滅受想定起,入非有想非無想處,非有想非無想處起,入滅受想定,是為諸佛菩薩超入三昧之相。若聲聞之人,但能超入一定,而不能超入二定,況能如上所明,自在超入也。(2)『超出三昧』,謂從滅受想定起,入散心中,散心中起,入滅受想定,滅受想定起,還入散心中;散心中起,入非有想非無想處,非有想非無想處起,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,入無所有處,無所有處起,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,入識處,識處起,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,入空處,空處起,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,入四禪,四禪起,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,入三禪,三禪起,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,入二禪,二禪起,住散心中;散心中起,入初禪,初禪起,住散心中,是為諸佛菩薩超出三昧之相。若聲聞之人,但能超出一定,而不能超出二定,何況如上所明自在超出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1日星期二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Wednesday, August 22, 2007

1738-云何為『七覺之涵義』

標題:云何為『七覺之涵義』

眾所周知:『七覺』者,又名七菩提分、七覺支、七等覺支,為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。即(1)擇法菩提分,即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;(2)精進菩提分,即以勇猛心,力行正法;(3)喜菩提分,即心得善法,而生歡喜;(4)輕安菩提分,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,而得輕快安樂;(5)念菩提分,即時刻觀念正法,而令定慧均等;(6)定菩提分,即心唯一境,而不散亂;(7)捨菩提分,即捨離一切虛妄的法,而力行正法。至於云何為『七覺之涵義』?依《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》開示:七覺意者,一擇覺;二精進覺;三喜覺;四除覺;五捨覺;六定覺;七念覺,是為七覺。七覺之義乃有多途,舉要略明不出六種。何等為六?即所謂
(一) 【因聞七覺】者。一切諸法本性空寂畢竟清淨,而諸眾生無能知者,若遇諸佛菩薩及善知識說一切諸法本來空寂,是人聞已即大驚悟,因是了達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,畢竟清淨空無所有得七覺意,是人因聞發故,故名『因聞七覺』。
(二) 【修行七覺】者。若行人雖知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,空無生滅而倒想猶起,隨所起念,常以七覺調適,修心反照觀察,以觀行調適,故即便豁然覺了,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,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大涅槃,是則名『修行七覺』。
(三) 【會理七覺】者。若人藉此信法二行因緣,悟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,理同一真如,而知真如亦非真如,若覺悟真如者,則於真如之理具七覺意,是以不住真如實際作證,是則名為『會理七覺』。
(四) 【起方便七覺】者。若行人得理無證憐愍眾生興心萬行,隨有所行悉知寂滅,雖知無住無行而以七覺善巧,修一切自利利他三摩提行,如空中種樹,是則名為『起方便七覺』。
(五) 【入法門七覺】者。菩薩若能如是不依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,若真若俗,即是具足二空之觀,得入中道,雙照二諦隨心所念,則自然出生一切十力種性諸三昧等,而亦不得諸三昧相。所以者何?諸陀羅尼相空,諸三昧諸三昧相空故,於一切陀羅尼三昧功德智慧中,心無住著,是則菩薩七覺分分圓顯,故名『入法門七覺』。
(六) 【圓極七覺】者。若菩薩摩訶薩住金剛三昧清淨禪中,朗然大悟得一念相應慧,寂然圓照一切了了分明,是名『圓極七覺』。
由此觀之,以如是『六種』即是諸七覺之涵義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菩薩從初發心,所有觀行法門,終至極果通名七覺意,亦名觀相,亦名反照識,如是等種種名字無量三昧者,秦言調直心,亦名常寂定,如明鏡不動靜水無波,若對眾境影像,皆現心亦如是,性雖明淨以念動故,則無所照,了因上修習,即得念無動轉,普現法門,對此定已心無邪曲,名為三昧,故云『覺意三昧』。
總而言之,『七覺支』,《俱舍論》謂之七等覺支,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。覺有覺了覺察之義,此為使定慧均等之法,故名等覺。覺法分七種,故曰支,或曰分。換言之,即謂(1)擇法覺支,以智慧簡擇法之真偽;(2)精進覺支,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行真法;(3)喜覺支,心得善法即生歡喜;(4)輕安覺支,止觀及法界次第名為除覺分,斷除身心麤重,使身心輕利安適;(5)念覺支,常明記定慧而不忘,使之均等;(6)定覺支,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;(7)行捨覺支,捨諸妄謬,捨一切法,平心坦懷,更不追憶,是行蘊所攝之捨之心所,故名行捨。此七法,若行者之心浮動時,可用除捨定之三覺支攝之,若心沈沒時可用擇法精進喜之三覺支起之,念覺支常念定慧,不可廢退,是故除念覺外,他六覺隨行人之要而用之,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。如同《止觀》曰:「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,以捨覺觀智,以定心入禪,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,念通緣兩處。」《同輔行》曰:「定慧各三,隨用一得益便止,無假遍修,若全無益,方趣後品,念能通持定慧六分,是故念品通於兩處。」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0日星期一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Tuesday, August 21, 2007

1737-何等為『八種變化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八種變化』

眾所周知:『變化』者,轉換舊形,名為變,無而忽有,名為化,佛菩薩之通力,能變化有情非情之一切也。如同《法華經》曰:「神通變化不可思議。」《義林章》曰:「轉換舊形名變,無而忽有名化。變與化異,是相違釋。」至於何等為『八種變化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開示:六和敬而辯八種變化者,菩薩善住和敬之法,則與一切。猶如水乳,眾生心既親愛,故易可化度,若欲生物希有之信,必須現大神通。大神通者,即六通也,但『八種變化』,自在之用,利物功深,二乘所不能測,故次和敬而辯之也。何等為八?即所謂
(一) 【能作小】。以變化力,能自作己之小身,亦化作他之小身,或化作世界所有小物,乃至皆如微塵,是為能作小。
(二) 【能作大】。以變化力,自化作己之大身,亦化作他之大身,或化作世界所有大物,乃至滿虛空,是為能作大。
(三) 【能作輕】。以變化力,能自輕己身,亦輕他身,或輕世界及所有,乃至令如鴻毛,是為能作輕
(四) 【能作自在】。以變化力,能以大為小,以小為大,以長為短,以短為長,如是等種種中,能作自在也。
(五) 【能有主】。以變化力,能化為大人,心無所下,降伏一切,攝受一切,於一切眾生,而得自在,故名為有主。
(六) 【能遠到】。以變化力,故能遠到有四種(1)飛行遠到;(2)此沒彼出;(3)移遠令近,不往而到;(4)一念遍到十方,是為遠到。
(七) 【能動地】。以變化力,能令大地六種震動,及十八種震動,故名能動。
(八) 【隨意所欲盡能得】。以變化力,能得一身能作多身,多身能作一身,石壁皆過,履水蹈虛,手捫日月,能轉四大,地作水,水作地,火作風,風作火,石作金,金作石,是為隨意所欲盡能得,若涅槃明八自在,雖小異而大同
由此觀之,如是『八種變化』,乃佛菩薩之『神通力』,能變化有情非情之一切也。何以故?蓋『神通力』者,神為不測之義,通為無礙之義,不可測又無礙之力用,謂為神通或通力,是為五種通之一,有五通,六通,十通之別。如同《法華經序品》曰:「此瑞神通之相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神通者就名彰名,所為神異,目之為神。作用無擁,謂之為通。」
總而言之,變化莫測謂之神,無拘無礙謂之通,合起來說,就是既能使人莫測他之所以,又能為所欲為而了無障礙。然而三乘聖者(『聲聞乘』又名小乘,其行人速則三生,遲則六十劫間,修空法,終於聞如來聲教,悟四諦之理,斷見思惑,可証阿羅漢果;『緣覺乘』又名中乘,其行人速則四生,遲則百劫間,破無明,終於悟十二因緣之理,可証辟支佛果;『菩薩乘』又名大乘,其行人於無數劫間,修六度行,更於百劫間,值三十二相福因,可證無上佛果)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『六種』,即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、漏盡通。前五通為修外道者亦能得到,但無法了脫生死、超出三界,唯有具足『六通』,方能達此目的。此『六通』即(1)『天眼通』。 謂能見九界眾生,死此生彼苦樂之相,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,無有障礙,是名天眼通;(2)『天耳通』。謂能聞九界眾生,苦樂憂喜語言,及世間種種音聲,是名天耳通;(3)『知他心通』。謂能知九界眾生,心中所念之事,是名知他心通;(4)『宿命通』。謂能知自身,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,亦能知一切眾生,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,是名宿命通;(5)『身如意通』。謂身能飛行山海無礙,於此界沒,從彼界出,於彼界沒,從此界出,大能作小,小能作大,隨意變現,是名身如意通;(6)『漏盡通』。謂斷五住惑盡,不受二種生死,而得神通,是名漏盡通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0日星期一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Monday, August 20, 2007

1736-何等為『四弘誓願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四弘誓願』

眾所周知:『四弘誓願』者,梵語僧那,譯曰誓願。諸佛有總願別願,通說四弘誓願為總願,一切菩薩初發心時,必發此願,以所願廣普故曰弘,自制其心故曰誓,志求滿足故曰願,緣四真諦而發此四願(1)眾生無邊誓願度;(2)煩惱無數誓願斷;(3)法門無盡誓願學;(4)佛道無上誓願成。然而另有『四弘誓願』之說法,即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開示:言弘誓願者,廣普之緣,謂之為『弘』;自制其心名之曰『誓』;志求滿足,故云『願』也。菩薩摩訶薩。以慈悲緣四真諦,運懷曠闊,自要其心志令一切眾生,同證四真實究竟之道,故云『四弘誓願』也。菩薩若以諸法實相之慧,發此四願,即是發菩提心,萬行之本,靈覺之源,是以一切大士,由斯弘誓,曩劫修因,十方大聖,緣此四願常處生死,廣度眾生而不永滅,今明不共之法,先從弘誓為始,意在此也。何等為四?即所謂
(一) 【未度者令度】。此弘誓緣苦諦而起,故《纓絡經》云:「未度苦諦,令度苦諦。」今明苦者,即是生死也。生死有二種(1)『分段生死』,謂六道眾生,所稟陰入界身,果報既麤,有形質分段之成壞也;(2)『變易生死』,謂羅漢辟支,及大力菩薩,三種意生身,雖無分段麤報,猶有細微因轉果移,變易生滅之所遷也。若一切未度二種生死苦者菩薩發心,願令得度,故云未度者令度
(二) 【未解者令解】。此弘誓緣集諦而起,故《纓絡經》云:「未解集諦,令解集諦。」今明集者,即是煩惱潤業,能招聚生死。煩惱潤業有二種(1)『四住地煩惱』,潤分段生死業,能招集分段生死苦果也;(2)『無明住地煩惱』,潤變易生死業,能招聚變易生死苦果也。若一切未解此二種集者,菩薩發心,願令得解,故云未解者令
(三) 【未安者令安】。此弘誓緣道諦而起。故《纓絡經》云:「未安道諦,令安道諦。」今明即是能通涅槃之正助道也。有二種正助道(1)『偏緣真諦,修正助道』,此道但得至小乘盡苦涅;(2)『正緣中道實相,修正助道。』此道能到大乘大般涅槃。若一切未安此二種道者,菩薩發心,願令得安,故云未安道者令安也
(四) 【未涅槃者令得涅槃】。此弘誓緣滅諦而起。故《纓絡經》云:「未得滅諦,令得滅諦。」今明滅諦者,即是業煩惱滅,生死苦果滅也。有二種業煩惱生死(1)『分段生死業,四住地煩惱』,則分段生死苦果滅,即二乘所得滅諦也;(2)『變易生死業,無明住地煩惱滅』,即變易生死苦果滅,諸佛及大菩薩所得,不共究竟滅諦也。若一切未得此二種滅諦者,菩薩發心,願令得滅,故云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四種弘誓』所緣四諦,與聲聞中明四諦,有半滿異何以故?蓋弘者,大也;誓者,要制其心也;願者,志求滿足也,謂菩薩從初發心,觀四諦境,發四弘誓願:(1)『未度者令度』,度即超度也,謂眾生未度生死苦者,令其得度也;(2)『未解者令解』,解即解脫也,謂眾生未解煩惱業縛者,令其得解也;(3)『未安者令安』,安即安住也,謂眾生未能安住於戒定慧而修行者,令其得安住也;(4)『未涅槃者令得涅槃』,梵語涅槃,華言滅度,謂眾生未滅生死之苦者,令其滅之,而得證於涅槃也。
總而言之,如是出自《法界次第》之『四弘誓願』,與出自《止觀大意》之『四弘誓願』,仍有相當密切關係。換言之,即謂(1)『未度者令度』,即眾生無邊誓願度,此觀苦諦境;(2)『未解者令解』,即煩惱無數誓願斷,此觀集諦境;(3)『未安者令安』,即法門無量誓願學,此觀道諦境;(4)『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』,即佛道無上誓願成,此觀滅諦境也。2007年8月18日星期六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Sunday, August 19, 2007

1735-何等為『八念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八念』

眾所周知:『念』者,於所對之境記憶不忘也。如同《唯識論》曰:「云何為念?於曾習境,令心明記不忘。」《法界次第》曰:「念者,內心存意之異名也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守境為念。」又心之發動,遷流於三世,謂之念。至於何等為『八念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開示:九想而辯八念者,為除恐怖也。若修九想時,思惟死屍可惡,因此驚怖,[嗇*欠]然毛豎,及為惡魔惱亂,憂懼轉增,若存心八念,恐怖即除,非但能除世間驚怖,若能善修,亦除世間『三界生死』一切障難也。何等為八?即所謂
(一) 【念佛】。若遭恐怖及眾障難之時,應當念佛。佛是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,神德無量,如是念已,恐怖障難即
(二) 【念法】。若有恐怖障難之時,應當念法。佛法巧出得今世果無熱惱,不待時能到善處,通達無礙,是為念法
(三) 【念僧】。念僧者,僧是佛弟子眾,具足五分法身,中有四雙八輩,三乘得果,應受供養禮事,世間無上福田,是為念增也
(四) 【念戒】。念戒者,戒是能遮諸惡,安隱住處,是中戒有三種,所謂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,律儀能除身口諸惡,定共能遮煩惱惡覺,道共能破無明,得慧解脫,是為念戒
(五) 【念捨】。念捨者,有二種(1)捨施捨;(2)捨煩惱捨。捨施捨,能生大功德;捨煩惱捨,因此得智慧入涅槃,是為念捨也
(六) 【念天】。念天者,謂四天王天,乃至他化自在天,復有四種天(1)名天;(2)生天;(3)淨天;(4)生淨天。如是等果報清淨,利安一切,是為念
(七) 【念阿那】。念阿那般那者,如十六特勝明,出入息也如是念時,能除心亂,入於正道,何況世間恐怖?是為念阿那般那也
(八) 【念死】。念死者,有二種死(1)自死;(2)他因緣死。是二種死,常隨此身,無可避處,是為念死
由此觀之,如是『八念』,乃佛諸弟子,於閑靜處,乃至山林曠野,善修不淨等觀,厭患其身,忽生驚怖,及為惡魔,作種種惡事,惱亂其心,憂懼轉增。是故如來,為說八念法,若存心於此,恐怖即除也。換言之,(1)『念佛』。謂於如來相好功德,時常專心繫想,念念不忘,是名念佛;(2)『念法』。謂諸佛教法,為修行之軌則,能除愛欲塵勞,諸結使縛,時常專心繫想,念念不忘,是名念法;(3)『念僧』。謂菩薩羅漢聖僧,咸具種種功德,為世福田,時常專心繫想,念念不忘,是名念僧;(4)『念戒』。謂佛所制之戒,能息諸惡成就道品,猶如瓔珞,可以嚴身,時常專心繫想,念念不忘,是名念戒;(5)『念捨』。謂施捨財及法與人,及捨離一切煩惱,於己則能生善滅惡,時常專心繫想,念念不忘,是名念捨;(6)『念天』。謂諸天善業成就,感報勝身,諸福具足,而我亦當修如是善業,感如是身,時常專心繫想,念念不忘,是名念天;(7)『念入出息』。謂攝心靜慮,數出入息,覺知長短,則能除諸妄想,時常專心繫想,念念不忘,是名念出入息;(8)『念死』。謂人之生,猶如夢幻,諸根不久,終當散壞,即須晝夜精修,以求出離,時常專心繫想,念念不忘,是名念死。
總而言之,吾等學佛修道者若欲『了脫生死』,勢必要修『菩薩行』,以 便自利化他、悲智雙運,方能圓滿福慧,證得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』。然而觀察古來學佛修道者,對於修學佛法中通途法門,不外有二種感想:(1)欣羨其理論;(2)畏視其實行。前者,乃因三藏經典中,對人生宇宙真相探討,不但解說周詳,而且方法精細,故起欣羨之心;後者,乃因八萬四千法門,若要成就,皆須斷惑,而斷惑則甚難,況且修行證果,亦非三年五載短時可成。約小乘果位,只斷見惑而證初果,利者尚須三生,鈍者則須六十劫;而由初果,至證四果阿羅漢,尚須人間天上,七番生死。若是圓滿大乘『佛果』,則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。其中,小乘又迷隔陰,菩薩猶昏出胎,不免又要進退蹉跎。是故, 釋迦牟尼佛憫念末代眾生,遂於一切通途教門之餘,特開淨土(求生西方極樂世界)方便;既可免斷惑之困,又不必費多劫長修,但辦肯心,當生成就。所以華嚴起信,諸大經論,末後一致指歸西方;智者永明,歷代祖師,自行化他同趨淨土是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!2007年8月14日星期二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Saturday, August 18, 2007

1734-何等為『九種禪』

標題:何等為『九種禪』

眾所周知:『禪』者,梵語具云禪那,華言靜慮,謂菩薩既憑弘誓利益眾生,則當進修深廣大行。然深廣之行,莫若禪定,言禪,則一切皆攝,所謂若諸菩薩成道,轉法輪,入涅槃,勝妙功德,思惟修法,利生方便,皆在其中。至於何等為『九種禪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開示:此『九種禪』,《纓絡經》中,雖有其意而不列名,解釋彌勒菩薩造地持處,明六波羅蜜,方乃辯出九種相,並是菩薩不共之禪,從自性禪乃清淨,不與二乘人共。何等為九?即所謂
(一) 【自性禪】。云何名自性禪?於菩薩藏聞思前,行世間出世間善,一心安住,或止分或觀分,或此二同類,或俱分,是自性禪
(二) 【一切禪】。云何名菩薩一切禪?略說二種(1)世間;(2)出世間。又隨其所應各有三種(1)『現法樂住禪』。菩薩禪定,離一切妄想,身心止息,第一寂滅,自舉心息,捨離味著及一切想,是名『現法樂住禪』;(2)『出生三昧功德禪』。菩薩禪定,出生種種不可思議,無量無邊,十力種性,所攝三昧,彼諸三昧,一切聲聞、辟支佛,不知其名,況復能知?起及所出生二乘解脫除,入一切無礙慧無諍願智,勝妙功德,是名菩薩出生三昧功德禪;(3)『利益眾生禪』。菩薩依布施眾生,所作以義饒益,皆與同事,為除眾苦,知所應說,知恩報恩,護諸恐怖,諸難憂苦,能為開解,資生不具,給施所須,如法畜眾,善能隨順,見實功德,歡喜讚歎,等心折伏,神力恐怖,或令歡喜,是名利益眾生禪者。
(三) 【難禪】。云何菩薩難禪?略說三種(1)菩薩久習勝妙禪定,於諸三昧,心得自在,哀愍眾生,欲令成熟,捨第一禪樂而生欲界,是名『菩薩第一難禪』;(2)菩薩依禪,出生無量無數,不可思議,諸深三昧,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,是名『第二難禪』;(3)菩薩依禪,得無上菩提,是名『第三難禪』
(四) 【一切門禪】。云何菩薩一切門禪?略說四種(1)有覺有觀俱禪;(2)喜俱禪;(3)樂俱禪;(4)捨俱禪
(五) 【善人禪】。云何菩薩善人禪?略說五種(1)不味著;(2)慈心俱;(3)悲心俱;(4)喜心俱;(5)捨心俱
(六) 【一切行禪】。云何菩薩一切行禪?謂六種七種,略說十三種:善禪、無記化化禪、止分、觀分、自他利正念禪、出生、神通力功德禪、名緣、義緣、止相緣、舉相緣、捨相緣、現法樂住第一義,是十三種菩薩一切行禪也
(七) 【除惱禪】。云何菩薩除惱禪?略說八種(1)菩薩入定,除諸苦患毒害霜雹熱病鬼,是名『咒術所依禪』;(2)菩薩入定,能除四大所起眾病,是名『除病禪』;(3)菩薩入定,興致甘雨,能消災旱,救諸饑饉,是名『雲雨禪』;(4)菩薩入定,濟諸恐難,一切水陸,人非人怖,是名『等度禪』;(5)菩薩入定,能以飲食,饒益曠野饑渴眾生,是名『饒益禪』;(6)菩薩入定,能以財物,調伏眾生,是名『調伏禪』;(7)菩薩入定,覺諸迷醉迷十方者等開覺之,是名『開覺禪』;(8)菩薩入定,眾生所作,悉令成就,是名『等作禪』。
(八) 【此世他世樂禪】。云何此世他世樂禪?略說九種(1)神足變現調伏眾生禪;(2)隨說調伏眾生禪;(3)教誡變現調伏眾生禪;(4)為惡眾生示惡趣禪;(5)失辯眾生以辯饒益禪;(6)失念眾生以念饒益禪;(7)造不顛倒,論微妙讚頌摩得勒伽,為令正法久住世禪;(8)世間技術義,饒益攝取眾生,所謂書數算計,資生方便法,如是等種種眾具禪;(9)暫息惡趣放光明禪
(九) 【清淨淨禪】。云何菩薩清淨淨禪?略說十種(1)世間清淨淨,不味不染污禪;(2)出世間清淨淨禪;(3)方便清淨淨禪;(4)得根本清淨淨禪;(5)得根本上勝進清淨淨禪;(6)住起力清淨淨禪;(7)捨復入力清淨淨禪;(8)神通所作力清淨淨禪;(9)離一切見清淨淨禪;(10)煩惱智障斷清淨淨禪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九種禪』,菩薩依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已得當得,從始至終。何以故?蓋『禪』,梵語具云禪那,華言靜慮,謂菩薩既憑弘誓,利益眾生,則當進修深廣大行。然深廣之行,莫若禪定,一切之善根功德悉攝在此九禪之中。換言之(1)『自性禪』,或止或觀或止觀均等也;(2)『一切禪』,世間出世間禪也;(3)『難禪』,生下化眾生上求菩提現行之禪也;(4)『一切門禪』,與覺觀俱之禪,乃與捨受俱之禪也;(5)『善人禪』,無味著念之禪也;(6)『一切行禪』,生一切菩薩善行之禪也;(7)『除惱禪』,消除一切眾生苦惱之禪也;(8)『此世他世樂禪』,菩薩現不思議神通,利益此世他世眾生之禪也;(9)『清淨禪』,成就一切功德證得無上菩提之禪也。
總而言之,學佛修道者若能精修『禪定』,始則引發靜慮,終則開悟見性。既入禪定,自可靜止不動,不為妄境所牽,亦可觀照分明,不起虛妄分別,故終究能去散亂之障,所謂『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』是也。學佛之人,縱然未能現證三昧,平時歷境練心,亦當須具定力,所謂八風吹不動,或利衰、或毀譽、或稱譏、或苦樂等境現前,還是要一句『南無阿彌陀佛』,一直念下去,直至『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』,定慧自然具足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14日星期二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Friday, August 17, 2007

1733-何等為『十想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十想』

眾所周知:『想』者,心性作用之一,浮事物之相於心上,以為起言語之因者,與一切之心相應而起,如同《俱舍論》曰:「想,謂於境取差別相。」《唯識論》曰:「想,謂於境取像為性,施設種種名言為業,謂要安立境分齊相,方能隨起種種名言。」至於何等為『十想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開示:通言想者,能轉心轉想也,能轉計常樂等,諸顛倒等想,故名為想。前三想為斷見諦惑說;中四想為斷思惟惑說;後三想為修無學道者說,是以壞法之人修此『十想』,能斷三界結使,證漏之聖果也。何等為十?即所謂
(一) 【無常想】。觀一切有為法無常,智慧相應想,名無常想。一切有為法有二種(1)眾生;(2)國土。是二皆新新生滅,故無常也。
(二) 【苦想】。觀一切有為法苦,智慧相應想,名苦想。若有為法無常者即是苦,常為三苦、八苦之所遷逼,故名苦也
(三) 【無我想】。觀一切法等無我,智慧相應想,名無我想。若有為法悉是苦者即無我,以無自在故,亦以苦從緣生無有自性,無自性中,我不可得也。
(四) 【食不淨想】。觀諸飲食不淨,智慧相應想,名食不淨想。世間飲食,皆從不淨因緣,故有如肉,從精血水道中生酥酪等,皆亦隨事觀之,悉是不淨也。
(五) 【世間不可樂想】。觀一切世間不可樂,智慧相應想,名為世間不可樂想。有二種世間(1)眾生;(2)國土。有過惡無可樂也。
(六) 【死想】。觀死智慧相應想,名為死想。若一期果報,常為二種死之所逐者,則出息不報入息
(七) 【不淨想】。觀自他身不淨,智慧相應想,名為不淨想。若觀此身內有三十六物,外則九孔,惡露常流,從生至終,無一淨也。
(八) 【斷想】。觀涅槃離生死,智慧相應想,名為斷想。行者思惟,若涅槃清淨,無煩惱者,當斷結使,證涅槃也
(九) 【離想】。觀涅槃離生死,智慧相應想,名為離想。行者思惟,若涅槃清淨,離生死者,當離生死,證涅槃也
(十) 【盡想】。觀涅槃結使及生死盡,智慧相應想,名為盡想。行者思惟,若涅槃清淨,結使及生死,未盡結使及生死業,證涅槃也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種』,即所謂『十想』是也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想即思想之義,或謂於所緣,令心發起種種言說為樂;或謂名句文身熏習為緣,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,依心所起,與心俱轉相應,取相為體,發言議為業;或謂於境取像為性,施設種種名言為業;或謂要安立境分齊相,方能隨起種種名言;或謂於境取差別相。是故『十想』,是緣思幻想,實是般若真空,即幻想而明真空、證涅槃是也。
總而言之,所謂(1)『無常想』,謂觀諸眾生及諸世界一切有為之法,遷流代謝,皆悉無常,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得斷生滅,是名無常想;(2)『苦想』,謂觀五陰之身,一切有為之法,常為諸苦之所逼迫,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得滅眾苦,是名苦想;(3)『無我想』,謂觀一切諸法畢竟空寂,皆無有我,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得滅我想,是名無我想;(4)『食不淨想』,謂觀諸飲食,皆從不淨因緣而生;如肉從精血水道所生,實為膿蟲住處;又如酥乳及酪,血所變成,與爛膿無異;廚人汗垢種種不潔。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斷不淨食,是名食不淨想;(5)『世間不可樂想』,謂觀世間一切色欲滋味、車乘服飾、宮室園苑皆是惡事,心生猒離,不可樂著,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得斷貪樂,是名世間不可樂想;(6)『死想』,謂觀此身,念念無常,剎那生滅,遷謝不停。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得滅死相,是名死想;(7)『不淨想』,謂觀此身,從煩惱業種為因,父母不淨為緣,和合成就,內有三十六物,外則九竅常流,皆悉不淨,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遠塵離垢,是名不淨想;(8)『斷想』,謂觀有餘涅槃之相,斷諸結使,得無漏道,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得斷三毒,是名斷想;(9)『離想』,謂觀涅槃之相,遠離煩惱,離結使縛。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得離愛欲,是名離想;(10)『盡想』,謂觀無餘涅槃之相,滅一切苦盡,諸結使一切煩惱不復更生,作是想者,智慧相應,得盡諸漏,是名盡想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13日星期一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Thursday, August 16, 2007

1732-何等為『十喻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十喻』

眾所周知:『喻』者,因明三支作法之一,在因之次而助因使宗成立者,以既知之事實為喻,作推定未知事實之用。又如來說法,為眾生根鈍,非由譬喻,則不能領解,如師子王以喻佛身,乃至大象王、大龍王、波利質多羅樹、七寶聚大海、須彌山、船師、導師若是等喻,皆名喻。至於何等為『十喻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開示:十八空而辯『十喻』者,此十喻既為易解空說。若修十八空觀者,不善用十喻,曉其迷執滯有之情,體法真空,正解發則無由,故次十八空而辯十喻,為成觀空之易悟,亦以異於二乘壞法而修空也。何等為十?即所謂
(一) 【如幻】。如幻者,譬如幻師幻作象馬,及種種諸物體,雖無實,然有幻色可見,幻聲可聞,與情相對,而不錯亂。無智不了,謂之為實,諸法亦如是,皆是無明幻作。雖空而可見聞,不相錯亂,迷心不了,妄執為實。修空觀者,若知諸法同如幻相,則心無所得,豁然開解,悟一切法皆悉空寂,故說如幻。
(二) 【如炎】。如炎者,炎以日光風動塵,故曠野中如野馬,無智之人,初見謂為水,男相女相,及一切法相,亦如是,結使煩惱光諸行塵邪憶念風,生死曠野中轉。無智慧者,謂為一相。為男為女,是名為炎。復次若遠見炎想為水,近則無水相,無智之者,亦如是,若遠聖,不知無我,不知諸法空,於陰入界性空法中,生人想男想女想,近聖法則知諸法實相,是時虛誑種種妄想盡除,以是故說如
(三) 【如水中月】。如水中月者,月在虛空中,影現於水,實法相在如法性實際虛空中,凡夫心水中有我我所相現,以是故如水中月,如小兒見水中月,歡喜欲取,大人見之則笑,無智人亦如是,身見故見有吾我,無實智故,見種種法,見已歡喜,欲取諸相,男相女相等,諸得道聖人,愍之而笑也
(四) 【如虛空】。如虛空者,虛空但為有名,而無實法。虛空非可見,遠視故眼光轉見彯色,諸法亦如是,空無所有,人遠無漏實智慧故,棄實見彼我男女屋舍種種物,若修空觀,入實相理,則一切皆無所有,故說如虛空也
(五) 【如響】。如響者,若深山溪谷中,及空大舍中,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,無智者謂為有人語聲,智者了是聲無人作,但以聲觸,故名為響。響事空而能誑耳根,一切音聲言語,亦如是,人欲語時,口中出風,名憂陀那,還入至,響出時觸七處退還,是名語言如響。無智者不識語之因緣,謂為實心,取生憂喜,智者知語因緣無實如響,聞之心不生著,諸法如是,故說如響
(六) 【如揵闥婆城】。如揵闥婆城者,日初出時,見城門樓櫓宮殿,行人出入,日轉高轉轉滅,但可眼見,而無有實。無智人不識,謂之為實,智者見之,即知無實,諸法亦如是,無智不了,妄計有假名,吾我陰入界之實,智者了達,皆無所有,故說如揵闥婆城
(七) 【如夢】。如夢者,夢中無實事,謂之有實,覺已而還自笑,人亦如是,是諸結使,眠中實無而著,得道覺時,乃知無實,亦復自笑,以是故說如夢。又夢以眠力故,無法而見有,人亦如是,無明眠力故,種種無而見有,所謂我我所,男女等也
(八) 【如影】。如影者,但可見而不可捉,諸法亦如是,雖眼根等見聞覺知,實不可得。又如影映光則現,不映則無,諸結使煩惱,遮正見光,則有我相法相影,若結使煩惱滅,則我相法相皆無。又如影人去則去,人住則住,善惡業,亦如是,後世去時亦去,今世住時亦住,報不斷故也
(九) 【如鏡中像】。如鏡中像者,鏡中之像,非鏡非面作,非鏡面和合作,亦非無因緣作。雖無定有,而亦可見分別,諸法亦如是,非是自有非他有,非共有亦非無因緣有,雖有不可得,但以名字,而有分別,如鏡中像,實無所有,而誑惑小兒,令生憂喜。智者雖見,即知非,故無憂喜,諸法亦如是,誑惑凡夫,生諸煩惱,實智慧者,雖復見聞,既知無實,不生結業,故說如鏡中像
(十) 【如化】。如化者,若諸天仙聖,得神通者,能有變化諸物如化人,無生老病死,無苦無樂,亦異於人生,以是故空無實,一切諸法亦如是,皆無生滅。又如化主無定物,但以心生便有所作,皆無有實,人生亦如是,本無所因,但從先世心,生今世身,皆無有實,以是故,說諸法如化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項』,即所謂十喻是也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因明之喻法,分喻依、喻體之二義,欲喻之義理為喻體,其喻體之所依為喻依,例如瓶為喻依,瓶上所作無常之義為喻體。喻法所取者為喻體,而非為喻依也。如同《因明大疏》曰:「瓶等喻依。」又曰:「如空等,此舉喻依以彰喻體。」是故此『十項』通名喻者,借事釋理(因緣生之有為法叫做事,不生不滅之無為法叫做理;世間森羅萬象之相叫做事,真如的理體叫做理),以曉迷情(迷惑轉倒之情念也。凡夫不能認識萬有之實相,執有為無,計虛妄之假相為有,妄念不絕也),故名為『十喻』。
總而言之,所謂(1)『如幻喻』。謂如幻師,幻作種種諸物及男女等相,體雖無實,然有幻色可見,一切諸法,亦復如是,無明幻作,迷心不了,妄執為實。修空觀者,於諸幻法,心無所著,皆悉空寂,故說如幻;(2)『如燄喻』。謂無智之人,初見陽燄,妄以為水,諸煩惱法,亦復如是,無智不了,於結使中,妄計我相,智者了知,虛誑不實,皆是妄想,故說如燄;(3)『如水中月喻』。謂月在虛空,影現於水,諸愚小兒,見水中月,歡喜欲取,智人見之則笑,以喻無智之人,於五陰中妄起我我所見,執為實有,於苦法中,而生歡喜,然得道智人愍之而笑,故說如水中月;(4)『如虛空喻』。謂虛空但有其名,而無實體,愚人不了,執之為實,一切諸法,亦復如是,空無所有,若無智之人,於虛妄中,計為實有,起彼我執,修空觀者,了一切法,皆無所有,故說如虛空;(5)『如響喻』。謂深山幽谷及空舍中,若語聲,若擊物聲,隨聲相應而有響生,愚人不了,以為實有,一切音聲語言,亦復如是,若有智之人,了知語音無實,心不生著,故說如響;(6)『如乾城喻』。謂日出時,見城門樓櫓宮殿,行人出入,日高漸滅,但可眼見,而無實有,一切諸法,亦復如是,若智者則能了知諸法,悉皆虛假,不生執著,故說如乾城;(7)『如夢喻』。謂人夢中,本無實事,妄執為實,覺還自笑,一切諸法,亦復如是,一切結使煩惱,皆是虛妄。而人不了,執之為實。若得道覺悟,乃知虛妄,亦復自笑,故說如夢;(8)『如影喻』。謂影但可見而不可捉,一切諸法,亦復如是,如眼耳等諸根,雖有見聞覺知,求其實體,即不可得,故說如影;(9)『如鏡中像喻』。謂鏡中之像,非鏡作,非面作,非鏡面和合而作,亦非無因緣作。雖非實有,然亦可見,故無智之人,執之為實,而生分別,一切諸法,亦復如是,從因緣生,無有實體,但有名而起分別,誑惑凡夫,生諸煩惱。若有智之人,雖復見聞,了知無實,而不執著,故說如鏡中像;(10)『如化喻』。謂若諸天仙,得神通者,變化諸物,雖有男女等相,而無生老病死,苦樂之實,一切諸法,亦復如是,無有生滅,如化而成,亦無實有,如人之生,但從先世之因,而有今世之身,悉皆虛假,何實之有?故說如化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13日星期一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Wednesday, August 15, 2007

1731-云何為『十使之內涵』

標題:云何為『十使之內涵』

眾所周知:『十使』者,又名十惑,或十根本煩惱,即(1)貪,貪愛五欲;(2)瞋,瞋恚無忍;(3)痴,愚痴無明;(4)慢,驕慢自大;(5)疑,狐疑猜忌;(6)身見,執取五蘊根身;(7)邊見,執取常斷二見;(8)邪見,謗無因果,壞諸善事;(9)見取見,執持成見,非果計果;(10)戒禁取見,執持不正戒,非因計因。前五是五鈍使,後五是五利使,使是煩惱的別名,因煩惱能使眾生流落於生死。至於云何為『十使之內涵』?茲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所開示,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貪欲使】。引取無厭,名曰貪欲,分別其相,具如貪毒中說:見思所斷,三界五行中十五貪,皆是貪使。
(二) 【瞋恚使】。忿怒之心,名之曰瞋,分別其相,具如瞋毒中說:見思所斷,欲界五行中五恚,即是恚使也。
(三) 【無明使】。迷惑不了之心,名為無明,若以迷心緣境,隨有所起,則念念永失,而不知慚愧者,皆是癡也。見思所斷,三界五行下十五,即是無明使
(四) 【慢使】。自恃輕他之心曰慢,若自恃種姓富貴有德才能,輕蔑於他,即是慢也。慢有八種,在下別出,乃至見思所斷,三界五行下十五慢,皆是慢使也。
(五) 【疑使】。迷心乖理,猶預不決曰疑,分別其相,具如疑蓋中說:三界四行十二種疑,並是疑使也
(六) 【身見使】。若於名色陰入界中,妄計為身,名為身見,若以無明不了,則於五陰中,起二十種身見,則身見有二十種,見諦所斷,一行中歷三界有二身見也。
(七) 【邊見使】。執邊之心,名為邊見,若於四邊,不了隨見,一邊為實,餘邊悉為妄語,如其所見,互執一邊,悉墮邊見,歷三世五陰,即有六十二見,並是見諦所斷,合六十二見,同是一邊見攝也。又約見諦所斷,一行中歷三界,即有三邊見
(八) 【邪見使】。邪心取理故名邪見,若無明不了,四諦因果,邪心推獲,謂無此理,因斷滅出世間善根,乃至世間善根,作闡提行,是為邪見,見諦所斷三界四行中,有十二邪見是
(九) 【見取使】。於非真勝法中,謬見涅槃,生心取,故曰見取,若行道之時,雖入種種觀門,而真明未發,無明不了,便謬計所得,以為真為勝,生心取著,皆名見取也。見諦所斷,三界四行,有十二見取是也
(十) 【戒取使】。於非戒中,謬以為戒,取以進行,故曰戒取,若取雞狗牛戒,乃至九十五種外道所行之戒,以為真戒,皆名戒取,若人雖持佛戒,見有戒相,亦是戒取。見諦所斷三界二行,有六種戒取是也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種』,即所謂十使是也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一切諸使中以此十使為根本,故標出為十使,又曰十煩惱,十惑,十隨眠。天台宗稱前五者曰『五鈍使』,後五者曰『五利使』,依惑性之利鈍而分之也。又以見思分別小乘俱舍之義,謂前四使通於見思二惑,疑以下之六使,唯為見惑。又大乘唯識之義,四使與身邊二見之六使,通於見修,疑與邪取戒三見之四使,唯為見惑。
總而言之,所謂(1)『貪使』,謂於一切物及順情之境,引取無厭,是為貪使;(2)『嗔使』,謂於一切違情之境,即起忿怒,是為瞋使;(3)『癡使』,謂於一切事理,無所明了,妄生邪見,起諸邪行,是為癡使;(4)『慢使』,謂由恃己種姓、富貴、才能,輕蔑於他,是為慢使;(5)『疑使』,謂若修戒定等法,不別真偽,暗鈍無明,猶豫無決,是為疑使;(6)『身見使』,謂於名色陰入界中妄計有身,強立主宰,恒起我見,是為身見使;(7)『邊見使』,謂於斷常中,執斷非常,執常非斷,但執一邊,是為邊見使;(8)『邪見使』,謂邪心取理,不信因果,斷諸善根,作一闡提行,是為邪見使;(9)『見取使』,謂於非真勝法中,謬計涅槃,心生取著,及行道之時,雖入種種觀門,而真明未發,謬計所得為真、為勝,心生取著,是為見取使;(10)『戒取使』,謂於非戒中,謬以為戒,取以進行;如外道妄持雞狗等邪戒,執為正戒,是為戒取使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12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Tuesday, August 14, 2007

1730-何等為『十六特勝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十六特勝』

眾所周知:『十六特勝』者,勝於四念處(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)等諸禪觀也。始從調心,終至非想,地地皆有觀照,能發無漏善業,而無猒惡自害之失,故受特勝之名也。至於何等為『十六特勝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開示:六妙門而辨『十六特勝』者,此二種禪定,大意雖同,而六妙門,一往豎淺橫廣;十六特勝,則豎長橫局;長則位遠難窮,次後而明。何等十六?即所謂
(一) 【知息入】。修習特勝之初,正依隨息,故以知息入為門,即代初數息調心之法。所以然者,數息則闇心而數,故觀慧不明。今知息入,則照息分明,故解慧易發,是以用知息入為調心法也。若將十六特勝,橫對四念處者,從知息入去,有五特勝,並屬『身念處觀』。
(二) 【知息出】。修特勝者,當以此知息出,代數息初調心法也。意如前釋,若對念處,猶屬『身念處觀』。
(三) 【知息長短】。修特勝者,藉觀以調心,心既靜細,則照了漸明,若得麤住細住,及欲界定,定中暗障薄,即便覺息入出,長短之相也。若對念處,猶屬『身念處觀』。
(四) 【知息遍身】。修特勝者,從欲界定,與觀相扶,入未到地,故證未到地定時,即覺身及定法,悉皆虛假,息之入出,遍身微微,如有如無,既於定中,照了分明,染著心薄也。若對念處,猶屬『身念處』。
(五) 【除諸身行】。修特勝者,從未到地,欲入初禪時,常應觀析,因此若發初禪覺觀之法,則身心豁然開朗,如明眼人開倉,即自了了,見倉中所有,分別所證境界,皆虛假空無人我。既無人我,誰作諸事,誰受禪定,是則顛倒所起身業,皆悉壞滅,故云除諸身行,若對念處,齊此猶屬『身念處觀』。
(六) 【受喜】。修特勝者,既常與觀慧相應,若證初禪,喜支即能照了,因是喜生無過,故云受喜。若對念處,從此有三特勝,並屬『受念處』。
(七) 【受樂】。修特勝者,既常與觀慧相應,若證初禪,得樂支時,即能覺了,便於樂支,不起見,以無所受,而受樂觸,故云受樂。若對念處,猶屬『受念處觀』。
(八) 【受諸心行】。修特勝者,既常與觀慧相扶,若證初禪一心支時,即能照了一心,不起顛倒,於一心中,獲得正受,故云受諸心行。若對念處,齊此猶屬『受念處觀』。
(九) 【心作喜】。修特勝者,離初禪入二禪時,常自照了,因是若發二禪內淨喜,則真喜從觀慧而生,故名心作喜。若對念處,從此有三特,並屬『心念處觀』。
(十) 【心作攝】。修特勝者,既因觀慧,得二禪一心支,即照了一心,因是倒想不起,故云心作攝也。若對念處,猶屬『心念處觀』。
(十一) 【心作解脫】。修特勝者,離二禪入三禪,常有觀照,是故若發三禪即能照了,雖得妙樂,心不耽著,無累自在,故云心作解脫。若對念處,齊此猶屬『心念處觀』。
(十二) 【觀無常】。修特勝者,離三禪入四禪時,常修觀照,是故若發四禪不動定時,即自觀達,定中心識虛誑,念念生滅,故云觀無常也。若對念處,從此有五特勝,皆屬『法念處觀』。
(十三) 【觀出散】。修特勝者,從四禪入虛空處時,加修觀智,內外照了,是故若證空定之時,即知能離色界,緣空之識,自在逍散,而虛誑不實,心不愛著,故云觀出散。若對念處,猶屬『法念處觀』。
(十四) 【觀離欲】。修特勝者,離虛空處定,入識時,常以觀慧,內自推撿,欲離虛空處,離欲心,是故發識處定,即能觀達,識定虛誑不實,心不愛著,故云觀離欲。若對念處,猶屬『法念處觀』。
(十五) 【觀滅】。修特勝者,離識處入無所有時,以智照了所修之境,能修之心,是故若發無所有處定,即自觀達無所有處虛誑不實,心不住著,故云觀滅。若對念處,猶屬『法念處觀』。
(十六) 【觀棄捨】。修特勝者,離無所有,修非有想非無想定時,即自以智觀察所修之法,能修之心,是故若發非想定時,即觀照分明,知非想處兩捨之定,猶有細想,四眾和合而有虛誑不實,非是涅槃安樂真法,則心不愛著,故云觀棄捨。若對念處,猶屬『法念處觀』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六』,即所謂『十六特勝』是也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特勝行者,若於地地,修觀照了,則地地之中,顛倒不起,心不染著,隨其因緣會處,即於是地,發真無漏,證三乘道。又『十六特勝』,亦名阿那波那念,此翻遣來遣去。言特勝者,從因緣得名,如外道等,並能修得四禪四空,而無對治觀行,故不出生死,此『十六法』,有定有觀,具足諸禪,能發無漏,故名特勝也。又『十六法』,對四念處,每念處有四法,共成十六特勝。是故於四念處之觀,又修此『十六特勝』,始於調心,終至非想地,地地觀照,能照無漏善業,而無厭惡、自害之失者也。
總而言之,所謂(1)『知息入特勝』,謂數息調心之法,若闇心而數,則觀慧不明,今既覺知息入,則照息分明,故解慧易發,是為特勝;(2)『知息出特勝』,謂數息調心之法,若闇心而數,則觀慧不明,今既覺知息出,則照息分明,故解慧易發,是為特勝;(3)『知息長短特勝』,謂調心既靜,而照了漸明,即便覺息入出長短之相,是為特勝;(4)『知息遍身特勝』,謂從欲界定證未到地定時,即覺身及定法悉皆虛假,息之入出,遍身微微,如有如無,是為特勝;(5)『除諸身行特勝』,謂從未到地,若發初禪覺觀之法,則身心豁然開朗,所證境界,悉皆虛假,空無我人,既無我人,誰作諸事?誰受禪定?是則顛倒所起身業,皆悉壞滅,是為特勝;(6)『受喜特勝』,謂既與觀慧相應,若證初禪喜支,即能照了,而此喜支,則無過失,是為特勝;(7)『受樂特勝』,謂既與觀慧相應,若證初禪得樂支時,即能覺了,便於樂支,不起見著,以無所受而受樂觸,是為特勝;(8)『受諸心行特勝』,謂既與觀慧相扶,若證初禪一心支時,即能照了一心,不起顛倒;於一心中,獲得正受,是為特勝;(9)『心作喜特勝』,謂離初禪,入二禪時,常自照了,若發二禪內淨之喜,則此心真喜,從觀慧而生,是為特勝;(10)『心作攝特勝』,謂既因觀慧得二禪一心支,即照了一心,攝諸亂想,顛倒不起,是為特勝;(11)『心作解脫特勝』,謂離二禪,入三禪時,常有觀慧,即能照了;雖得妙樂,心不耽著,無累自在,是為特勝;(12)『觀無常特勝』,謂離三禪,入四禪時,常修觀慧,發不動定,了達定中心識虛誑,念念生滅,是為特勝;(13)『觀出散特勝』,謂從四禪入虛空處時,加修觀慧,內外照了,而證空定,能離色界緣空之識,自在消散,即能了達空定虛誑不實,心不愛著,是為特勝;(14)『觀離欲特勝』,謂離虛空處定,入識處時,常以觀慧,內自推撿,離虛空處離欲之心,於是發識處定,即能了達識定虛誑不實,心不愛著,是為特勝;(15)『觀滅特勝』,謂離識處,入無所有處時,常以觀慧,照了所修之境,能修之心,於是發無所有處定,即能了達無所有處虛誑不實,心不愛著,是為特勝;(16)『觀棄捨特勝』,謂離無所有處,修非有想非無想定時,常以觀慧,觀察所修之法,能修之心,於是發非想處定,即能了達非想處猶有細想,虛誑不實,非是涅槃安樂之法,心不愛著,是為特勝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12日星期日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Monday, August 13, 2007

1729-何等為『十六行』 

標題:何等為『十六行』 
眾所周知:『行』者,身口意之造作也。又內心之趣於外境名心行。如同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內心涉境,說名為行;又起作,名行。」《俱舍論》曰:「行名造作。」《法界次第》曰:「造作之心,能趣於果,名為行。」《玄義》曰:「夫行,名進趣,非智不進。」至於何等為『十六行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》開示:四諦而辯十六行者,還離四諦開為『十六行』也。但教門既有總別之殊,故諦有離合之異,欲使修觀之者取理無謬,故次於四諦之下,各以四行分別,則審實之義意,乃愈明通,加以行名者,行以往趣為義,修此十六觀法,能趣四實之理,故名行也。何等十六?即所謂
(一) 【苦諦】下四行:(1)『無常行』者。觀五受陰,因緣生,新新生滅,故無常也;(2)『苦行』者。觀五受陰,若無常即是苦,為無常之所逼也;(3)『空行』者。觀五受陰,一相異相無故,空即是空;(4)『無我』者。觀五受陰中,我我所法不可得,故無相,是為無我行也
(二) 【集諦】下四行:(1)『集行』者。觀煩惱有漏累和合,能招苦果,故名集行;(2)『因行』者。觀六因生苦果,故名因行;(3)『緣行』者。觀四緣生苦果,故名緣行;(4)『生行』者。還受後有五陰,故名生行
(三) 【滅諦】下四行:(1)『盡行』者。觀涅槃種種苦盡,故名盡;(2)『滅行』者。觀涅槃諸煩惱火滅,故名滅;(3)『妙行』者。涅槃一切中第一,故名妙;(4)『出行』者。觀涅槃離世間生死法,故名出
(四) 【道諦】下四行:(1)『道行』者。觀五不受陰三十七品等道,能通至涅槃,名道;(2)『正行』者。觀五不受陰三十七品等道。非顛倒法故名正;(3)『跡行』者。觀三十七品等道,是一切聖人去處,故名跡;(4)『乘行』者。觀三十七品等道,能運行人,必至三解脫,愛見等煩惱不能遮,故名乘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六』,即所謂『十六行』是也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十六行』者,謂四諦(苦集滅道)的十六行相,簡稱十六行,又叫做十六諦觀,即苦法智忍等十六種觀法。換言之,即於四諦之下,各以四行分別,則審實之義意,乃愈明通,又行以往趣為義,修此十六觀法,能趣四實(謂如來為諸眾生說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之相,得證於涅槃解脫之道)之理。是故修道之人,理應舉止動步,心不外馳,無有輕躁,常在正念,以成三昧,如法而行也。
總而言之,『十六行』者,即包括(1)『苦聖諦』有四相,非常、苦、空、非我。待緣故非常,逼迫性故苦,違我所見故空,違我見故非我;(2)『集聖諦』有四相,因、集、生、緣。如種理故因,等現理故集,相續理故生,成辦理故緣,譬如泥團輪繩水等,眾緣和合,成辦瓶等;(3)『滅聖諦』有四相,滅、靜、妙、離。諸蘊盡故滅,三火息故靜,無眾患故妙,脫眾災故離;(4)『道聖諦』有四相,道、如、行、出。通行義故道,契正理故如,正趣向故行,能永超故出。又非究竟故非常,如荷重擔故苦,內離士夫故空,不自在故非我。牽引義故因,出現義故集,滋產義故生,為依義故緣。不續相續斷故滅,離三有為相故靜,勝義善故妙,極安隱故離,治邪道故道,治不如故如,趣入涅槃宮故行,棄捨一切有故出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10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Sunday, August 12, 2007

1728-何等為『十一智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十一智』

眾所周知:『智』者,梵語Jn^a%na,闍那,若那,於事理決斷也。如同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慧心安法,名之為忍。於境決斷,說之為智。」《唯識述記》曰:「忍言智以決斷故。」《瑜伽》云:「所言智者,謂出世間加行妙慧。」又云:「智者,能取不現事故。」又云:「智者,謂聞言說為先慧。」又云:「智者,謂知不現見境。」至於何等為『十一智』?茲依《法界次第初門所開示,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法智】。謂欲界繫法中無漏智,欲界繫因中無漏智,欲界法智滅中無漏智,為斷欲界繫法道中無漏智,及法智品中無漏智也
(二) 【比智】。謂於色界無色界中,約四諦辯四種無漏智,亦如法智中所明,但有法比之殊也
(三) 【他心智】。謂知欲界色界繫現在心心數法,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,是為他心智也
(四) 【世智】。謂諸世間有漏智慧,亦名等智,凡夫聖人,同有此智,故名等智,亦云名字智,是智但有名而無理
(五) 【苦智】。謂五陰無常苦空無我觀時,得無漏
(六) 【集智】。謂知諸法因,因集生緣觀,無漏智也
(七) 【滅智】。謂滅止妙出觀時,無漏智也
(八) 【道智】。謂道正行遠觀時,無漏智也
(九) 【盡智】。謂我見苦已、斷集已、證滅已、修道已,如是念時,無漏智慧,見明覺也
(十) 【無生智】。謂我見苦已不復更見,斷集已不復更斷,盡證已不復更證,修道已不復更,如是念時,無漏智慧,見明覺也
(十一) 【如實智】。謂一切法總相別相,如實正智,無有罣礙,是為如實智,此智獨在佛心中有,二乘之所無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一種』,即所謂十一智是也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如期《大毗婆沙論》云:云何為智?答:五識相應慧;除無漏忍,餘意識相應慧。此中五識相應慧有三種(1)『善』者:謂唯生得善;(2)『染污』者,謂唯修所斷貪瞋癡相應;(3)『無覆無記』者,謂異熟生,亦有少分威儀路,工巧處及通果心俱生。餘意識相應慧亦有三種(1)『善』有二種,即(a)有漏善有三種,一、加行得(謂聞所成慧、思所成慧、修所成慧);二、離染得(謂靜慮、無量、無色、解脫、勝處、遍處等);三、生得(謂生彼地,法爾所得);(b)無漏善有二種,一、學(謂學八智);二、無學(謂盡智、無生智、無學正見智);(2)『染污』者,謂見修所斷煩惱隨煩惱相應;(3)『無覆無記』者,謂異熟生、威儀路、工巧處、通果心俱生。
總而言之,所謂(1)『世俗智』。謂世間有漏之智,不能出離生死,故名世俗智,亦云名字智,謂但有其名而無其理也;(2)『法智』。謂欲界苦集滅道四諦下苦法等無漏之智,能斷欲界見惑煩惱,故名法智。(3)『類智』。謂色界無色界四諦,以欲界四諦比類而觀,從是斷上二界見惑,發苦類等無漏之智,故名類智;(4)『苦智』。苦即逼迫之義,謂觀五陰等法,以無常苦空無我得無漏智,故名苦智;(5)『集智』。集招集之義,謂觀見思煩惱之因,而能招集生死之果,得無漏智,故名集智;(6)『滅智』。滅即斷滅之義,謂斷滅見思煩惱,得無漏智,故名滅智;(7)『道智』。道即能通之義,謂戒定慧之道,能通至涅槃,依此而修,得無漏智,故名道智;(8)『他心智』。謂知欲界色界現在心心所法,及知無漏心心所法,故名他心智;(9)『盡智』。謂我見苦已,斷集已,證滅已,修道已,如是念時,得無漏智,故名盡智;(10)『無生智』。謂我見苦不復更見,我斷集已不復更斷,我證滅已不復更證,我修道已不復更修,如是念時,得無漏智,故名無生智;(11)『如實智』。謂於一切法,如實正知,無有罣礙,是佛之智,故名如實智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11日星期六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Saturday, August 11, 2007

1727-何等為『十八空』


標題:何等為『十八空』

眾所周知:『空』者,謂因緣所生之法,究竟而無實體曰空,又謂理體之空寂,如同《維摩經弟子品》曰:「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。」然而小乘觀法緣起,內無真主為空義,雖能觀空,而於空未能都泯,故不究竟。大乘在有不有,在空不空,理無不極,所以究竟空義也,如同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空者就理彰名,理寂名空。」又曰:「空者理之別目,絕眾相故名為空。」《萬善同歸集》曰:「教所明空,以不可得故,無實性故,是不斷滅之無。」至於何等為『十八空』?依《法界次第初門開示:若於所證諸禪三昧中,十八有法,隨滯一有,則不得無礙解脫,縱任自在,故須修『十八空』,照了無住無著也。何等十八?即所謂
(一) 【內空】。內空者,內法空。內法者,所謂內六入,眼耳鼻舌身意,眼空無我無我所,無眼耳鼻舌身意,亦如是,是為內空也
(二) 【外空】。外空者,外法空。外法者,謂外六入,色聲香味觸法,色空無我無我所,無色聲香味觸法,亦如是,是為外空也。
(三) 【內外空】。內外空者,內外法空。內外法者,所謂內外十二入,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,無內外法,是為內外空也。
(四) 【空空】。空空者,以空破內外空,內外空破三空,故名為空空也。故《維摩經》云:「得此法已,無有餘病,唯有空病,空病亦空,故名空。」
(五) 【大空】。大空者,十方相空,故名大空。所以者何?東方無邊,故名為大;亦一切處有,故名為大;遍一切色,故名為大。如是大方能破,故名為大空,乃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如是。
(六) 【第一義空】。第一義空者,諸法中第一者,名為涅槃,涅槃中亦無涅槃相,涅槃空即第一義空
(七) 【有為空】。有為空者,有為法名因緣和合,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,今有為法,二因緣故空(1)無我無我所,及常相不變易,不可得故空;(2)有為法,有為法相空,不生不滅無所有故,是為有為空也
(八) 【無為空】。無為空者,無為法名無因緣,常不生不滅如虛空,今待有為,故說無為。若有為法不可得,則無無為之可著,故即是無為空。
(九) 【畢竟空】。畢竟空者,以前八空,破諸法畢竟盡淨,名為畢竟。若無諸法,亦無畢竟之可,故名畢竟空。又解畢竟,名為終竟觀,是終竟之法,亦不可得,則不執有究竟之法,名為畢竟空。故《法華經》云:「乃至究竟涅槃,常寂滅,終歸於空。」
(十) 【無始空】。無始空者,一切世間,若眾生若,皆無有始,如佛告諸比丘:「眾生無始無明,覆愛所繫,往來生死,無始可得。」可破是無始,於無始中無執著,故名無始空也
(十一) 【散空】。散空者,五眾和合故有人,若以智慧,一一分別,破散人與五眾及所破散法,皆空無所有,如佛告羅那:「此色破散滅令所有,餘眾亦如是。」是名散空
(十二) 【性空】。性空者,性名自有,不待因緣,若待因緣,則是作法,不名為性,今諸法中皆無性。何以故?一切有為法,皆從因緣生,因緣生則是作法,若不從因緣和合,則是無法,如是一切諸法,性不可得,故名為性空。
(十三) 【自相空】。自相空者,一切法有二種相(1)總相;(2)別相。總相者,如無常等;別相者,諸法雖無常,而各有別相。如地有堅相,火有熱相,如是二種相皆空,故名相空。分別性相不同,或言名異體同,或云名體俱異。所以者何?性言其體,相言其識,性以據內,相以據外,相如見黃色為金相,而內是銅火燒石磨,知非金相性,故別明相空
(十四) 【諸法空】。諸法空者,一切法名,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,是諸法空,皆入種種門,所謂一切法,有相知相識相緣增上相因相果相總相別相依相,是等一切皆空,空無實故,名諸法空
(十五) 【不可得空】。不可得空者,一切法及因緣畢竟不可得,故名為不可得空。又解云:「上以諸法空,空一切法,皆不可得,若作可得,則為斷滅。」若知是不可得,亦不可得,則於不可得中心不沒,故名不可得空也。
(十六) 【無法空】。無法空者,無法名,法已滅,是滅無,故名無法空。有人解云:「過去未來法,名無法,是無法不可得。」故名無法空也
(十七) 【有法空】。有法空者,有法名,諸因緣和合生,故有,二法無故,名有法空。有人解云:「現在一切法,及無為法,名為有法。」如是有法,皆空故,名有法空
(十八) 【無法有法空】。無法有法空者,取無法有法相不可得,故名無法有法空,亦以觀無法有法空,故名無法有法空。有人解云:「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皆空。」故名無法有法空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八種』,即所謂十八空是也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空者,離性離相之謂也。換言之,空者,謂觀一念之心,不在內,不在外,不在中間,名之為空。由觀一念空故,一空一切空,無假、無中而不空,以三觀皆能蕩相故也。又空蕩見思之相,假蕩塵沙之相,中蕩無明之相,三相皆蕩,即畢竟空是也。
總而言之,所謂(1)『內空』,內即內身,謂三十六種不淨充滿,九孔常流,淨相不可得故,是名內空;(2)『外空』,外即外色,謂愚夫為欲染故,觀所著色,妄以為淨,求其淨相,亦如我身淨相不可得故,是名外空;(3)『內外空』,謂我身不淨,外亦如是,外身不淨,我亦如是,一等無異,淨相不可得故,是名內外空;(4)『空空』,謂內身、外身、內外身俱空,而猶執空成病,復以空法而破三空,是名空空;(5)『大空』,謂十方世界,是四大造色,假名日出處為東方,日沒處為西方,如是方相,以世俗故有,若第一義中,則一法不可得,是名大空;(6)『第一義空』,謂諸法中,最第一法,名為涅槃;涅槃之法,空無有相,是名第一義空。(7)『有為空』,謂五陰等法中,無我、我所,及以常相,皆不可得,是名有為空;(8)『無為空』,謂無所作為,則非有相,今對有為,故說無為。若有為法既不可得,則無為之法何所可著,是名無為空;(9)『畢竟空』,謂以前八空,破一切法,令無遺餘;既無諸法,亦無空之可著,是名畢竟空;(10)『無始空』,謂世間眾生無有始相。如今生從前世因緣有,前世復從前世有,如是展轉,無始亦不可得,是名無始空;(11)『散空』,謂五陰和合,故有人相。若以智慧分別破散五陰與人,則空無所有;如輻輞轅轂,眾合為車,若離散各在一處,則失車名,是名散空;(12)『性空』,謂一切諸法自性本空,皆從因緣和合而生,若不和合,則無是法。如是諸法性不可得,是名性空;(13)『自相空』,謂一切法有二種相,一者總相,生滅不住,本無今有,已有還無,皆是無常;二者別相,如地有堅相,水有濕相,火有熱相,風有動相。如是二相皆空,是名自相空;(14)『諸法空』,謂五陰、十二入、十八界等法,無有實相,一切皆空。無取無捨,能離一切諸見,是名諸法空;(15)『不可得空』,謂一切諸法及因緣,畢竟皆空,不可得故,是名不可得空;(16)『無法空』,謂諸法已滅,是滅亦無,名無法空,又謂過去、未來法名為無法,如是無法亦空,是名無法空;(17)『有法空』,謂諸法從因緣和合,故有法生,是法體本不實,名有法空,又謂現在一切法及無為法名為有法,如是有法皆空,亦名有法空;(18)『無法有法空』,謂無法有法相不可得,名無法有法空;又謂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一切諸法,皆不可得,亦名無法有法空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10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Friday, August 10, 2007

1726-云何為『六妙門之內涵』

標題:云何為『六妙門之內涵』

眾所周知:『六妙門』者,是內行之根本,三乘得道之要逕,故釋迦初詣道樹,跏趺坐草,內思安般,一數;二隨;三止;四觀;五還;六淨。因此萬行開發,降魔成道,當知佛為物軌示跡若斯,三乘正士,豈不同遊此路?所言六者,即是數法,約數明禪,故言六也。至於云何為『六妙門之內涵』?茲依《法界次第初門所開示,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數息門】。攝心在息,從一至十,名之為數,行者為修無漏真法,先須調心入定,欲界麤散難攝,非數不治,故須善調身息,從一至十,則麤亂靜息,心神停住,是為入定之要,故以數息,為妙門也。
(二) 【隨息門】。細心依息,知入知出,故曰為隨,行者雖因數息心住而禪定未發,若猶存數則心有起念之失,故須放數修隨,心依於息,入時知入,出時知出,長短冷暖,皆悉知之,若心安明淨,因是則諸禪自發,故以隨為門也
(三) 【止門】。息心靜慮,名之為止,行者雖因隨息心安明淨,而定猶未發,若心依隨,則微有起想之亂,澄渟安隱,莫若於止,故捨隨修止,是中多用凝心止也,凝心寂慮,心無波動,則諸禪定自然開發,故以止為門
(四) 【觀門】。分別推析之心名為觀,行者雖因止證諸禪定,而解慧未發,若住定心,則有無明味著之乖,故須推尋檢析所證禪定,是中多用實觀四念處也,若觀心分明,則知五眾虛誑,破四顛倒及我等十六知見,顛倒既無,無漏方便因此開發,故以觀為門
(五) 【還門】。轉心反照,名之為還,行者雖修觀,而真明未發,若計有我能觀析破於顛倒,則計我之惑,還附觀而生,同於外道,故云:「是諸外道計著,觀空智慧,不得解脫。」若覺此,即當轉心反照能觀之心,若知能觀之心虛誑無實,即附觀執我之倒自亡,因是無漏方便自然而朗,故以還為門
(六) 【淨門】。心無所依,妄波不起,名之為淨,行者修還之時,雖能破觀之倒,若真明未發,而住無能所,即是受念,故令心智穢濁覺知,此已不住不著,泯然清淨,因此真明開發,即斷三界結使,證三乘道,故云:「其清淨得一心者,則萬邪滅矣。」以淨為門,意在此也
由此觀之,如是『六者』,即所謂『六妙門』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所應知。何以故?蓋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修此『六法』,則能通至涅槃,故名六妙門。換言之,即(1)『數息門』,即善調身息,數息一至十,以攝亂心;(2)『隨門』,即不加勉強,隨呼吸之長短,入時知入,出時知出,長短冷暖,皆悉知之;(3)『止門』,即息心靜慮,心安明淨,毫無波動;(4)『觀門』,即要觀心分明,知五陰之虛妄,破四顛倒及我等之十六知見;(5)『還門』,即轉心返照能觀的心,知能觀的心是虛妄無實;(6)『淨門』,即心無所依,妄念不起,不住不著,洞然清淨。此六者因其次第相通,能到達真妙之涅槃,故名六妙門。
總而言之,就佛法之『一般內容』而言,可攝為教、理、行、果四種:(1)教法,即從能詮之語言、文字而言;(2)理法,即從教法所詮而言;(3)行法,即依教解理,所以起行,五乘學人,各有所行之法;(4)果法,即一切修行,均趣於果,終不虛度。就佛法之『勝劣方面』而言,可概為三種:(1)涅槃法,即是無住大般涅槃,以常樂我淨而為體性,能盡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,甘露解脫,真實安穩;(2)中道法,即戒定慧等諸妙功德,所謂三十七菩提分法: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;(3)文義法,即如來為調伏有緣眾生,所說八萬四千諸妙法藏。是故佛門四眾弟子欲盡其一生,書寫、受持、讀誦並為人演說,決定不能做到,唯有一門深入修行『淨宗念佛法門』,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進而在『依正莊嚴』之殊勝環境中,面見 阿彌陀佛,何愁不『開悟』?此乃古今高僧大德,不厭其煩地諄諄告誡吾人專修『念佛法門』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主要原因,所謂『生死事大,輪迴路險;老實念佛,莫換題目』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10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Thursday, August 09, 2007

1725-云何名『莊嚴懺悔』

標題:云何名『莊嚴懺悔』

眾所周知:『懺悔』二字,乃梵漢雙舉之詞,梵語懺摩,華言悔過,言懺者乃懺摩之略,言悔乃悔過之意也。總之懺摩原意,乃請他忍恕之義,悔過者,則又自行悔罪之意也。如同《止觀》曰:「懺名陳露先惡,悔名改往修來。」是又就去來言之矣。至於云何名『莊嚴懺悔』?茲依《觀心論疏》所開示,分述之如下
(一) 【先須識順流十心之過】。何者?(1)『內有無明』。由迷心中佛界起六道生死也;(2)『外逢惡友』。一是惡人,二是惡境也;(3)『不隨喜他善』。內不信心中佛界,外不隨喜善事;(4)『縱恣三業造罪』。由內有無明,外逢惡境致之然也;(5)『事雖不遍而心普遍』。淫盜等罪不可得遍,而心遍造六道惡業也;(6)『惡念相續』。三毒四趣惡心迭互相續也;(7)『覆藏不悔』。外則不向凡聖改懺,內則不修心中佛界妙法破六道覆蔽也;(8)『不畏惡道』。現則不畏苦業煩惱,三道三障四倒八苦之火燒煮,未則不畏墮墜三途;(9)『無慚無愧』。常起三道惡業,外則不愧於凡聖,內則不慚第一義天也;(10)『撥無因果』。作一闡提,不信心有六道苦集因果、四聖道滅因果也。夫欲悔者,必須識此『順流十心』流入生死大苦海中,知過必改方可悔也。
(二) 【次修逆生死海十心】。翻破前十心。何者?(1)『明深信因果』。即是圓信心具十界,迷出六道苦集因果,如結水為冰,悟則成四聖道滅因果,如融冰為水,而冰水未常異體,生死涅槃未常有二,翻破第十撥無因果;(2)『明慚愧』。愧內心有佛界,我何妄罪背父而入五道,五十餘年妄造眾罪,外慚一切冥聖,翻破第九無慚無愧;(3)『怖畏惡道』。已造無邊大罪,必墮三途,非山非石間而可逃避,故云生怖畏,翻破第八不畏惡道;(4)『明發露悔過迷覆』。則生死轉增,悔過則還源本淨,故云發露則安隱,不發露罪益深,翻破第七覆藏不悔;(5)『斷相續心』。悔已三觀相續,存心四聖勿起六道惡念,翻破第六惡念相續;(6)『外則遍發慈心』,內則誓度心中六道眾生,翻破第五事雖不遍而心常遍;(7)『修功補過』,勤精進三業,顯心中四聖法門,補昔三業之過,翻破第四縱恣三業造罪也;(8)『隨喜他善』。既信我心四聖,亦信一切眾生皆有佛之知見,喜而敬之,如常不輕菩薩,翻破第三不隨喜他善也;(9)『親近善友』。常觀心中四聖,二乘界有八萬四千空波羅密實法,攬此為八萬四千假名聲聞,菩薩界即有八萬四千菩薩,佛界即有八萬四千如來,故經云:「道品善知識,由是成正覺。」經:「信汝所說則為見我,亦見於汝及比丘僧,諸菩薩。」此約心辨聖眾知識,翻破第二外逢惡友也;(10)『觀破無明』。觀心九界即佛法界,本源清淨非生死六道之有,非二乘涅槃之無,深達二邊罪福,明闇不相除,顯心佛菩提,即破無明還源本淨,翻破第一內有無明故。
由此觀之,目此為『逆流十心』,翻前『順流十心』也,此名大懺悔,名莊嚴懺悔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懺悔罪』為天台所立五悔(著袈裟、袒右肩、右膝著地、合掌禮大比丘足、說所犯之罪名)之一,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。如同《心地觀經》曰:「若覆罪者,罪即增長,發露懺悔罪即消除。」《業報差別經》曰:「若人造重罪,作已深自責,懺悔更不造,能拔根本罪。」《四分律毘尼》曰:「佛告比丘言:汝自懺悔,於我法中能至誠如法懺悔者,便得增長。汝懺悔應生厭離心,汝比丘至誠如法懺悔,我為受之。」
總而言之,懺悔業障略可分為『理懺』、『事懺』兩種,前者乃指所謂『一切業障海,皆從妄想生,若欲懺悔者,端坐念實相,眾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,是故應至心,懺悔六情根』;後者乃指一般法會之拜『梁皇寶懺』、『三昧水懺』、『大悲懺』『八十八佛寶懺』等。茲就『梁皇寶懺』而論,乃當年梁武帝,為超度其墮落蟒蛇身之亡后,請求四百位當代高僧大德超度,並且梁武帝親自參與,代替其亡后懺悔,連續拜『梁皇寶懺』四十九天,才超度其亡后升『忉利天』。是故參與法會或親近善知識,都須要有『智慧』,否則就像 如本法師常說:學佛修道如同投資,設若投資錯誤,不但要多花費冤枉錢財,而且遇到『邪師』,因其邪知邪見之誤導,將一盲引眾盲相繼入火坑(三惡道);設若投資正確,參加符合佛法之法會,或親近正知正見之善知識(然而在末法時代,善知識難遇),不但容易消災解難、超度亡靈,而且能漸次破除『見思惑』『塵沙惑』『無明惑』,向『成佛之道』邁進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9日星期四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Wednesday, August 08, 2007

1724-云何為『對治六妙門』

標題:云何為『對治六妙門』

眾所周知:『六妙門』者,是內行之根本,三乘得道之要逕,故釋迦初詣道樹,跏趺坐草,內思安般,一數;二隨;三止;四觀;五還;六淨。因此萬行開發,降魔成道,當知佛為物軌示跡若斯,三乘正士,豈不同遊此路?所言六者,即是數法,約數明禪,故言六也。至於云何為『對治六妙門』?依《六妙法門》開示:對治六妙門,三乘行者,修道會真,悉是除障顯理,無所造作。所以者何?二乘之人,四住惑除,名得聖果,更無別法;菩薩大士,破塵沙無明障盡故,菩提理顯,亦不異修。此而惟之,若能巧用『六門』對治,破內外障,即是修道,即是得道更無別道。何等為六?即
(一) 【應用數門】者。謂行者應當知病識藥。云何知病?所謂三障(1)『報障』。即是今世不善,麤動散亂障界入也;(2)『煩惱障』。即三毒十使等諸煩惱也;(3)『業障』。即是過去現在所起障道惡業,於未受報中間,能障聖道也。行者於坐禪中,此三障發,當善識其相,用此法門,對治除滅。云何坐中知報障起相?云何對治等?分別覺觀心,散動攀緣諸境無暫停住,故名報障起,浮動明利,攀緣諸境,心散縱橫,如猿猴得樹,難可制錄,爾時行者應用『數門』,調心數息當知即真對治也。
(二) 【當用隨門】者。謂行者於坐禪中,或時其心亦昏亦散,昏即無記心,闇即睡眠,散即心浮越逸,爾時行者,當用『隨門』,善調心隨息,明照入出,心依息緣,無分散意,照息出入,治無記昏睡心,依於息治覺觀攀緣。
(三) 【當用止門】者。謂行者於坐禪中,若覺身心急氣,麤心散流動,爾時行者,當用『止門』,寬身放息,制心凝寂,止諸憶慮,此為治也。
(四) 【當用觀門】者。謂云何煩惱障起?云何對治?煩惱有三種(1)於坐禪中,貪欲煩惱障起,爾時行者,當用『觀門』中九想、初背捨、二勝處,諸不淨門,為對治也;(2)於坐禪中,瞋恚煩惱障起,爾時行者,當用『觀門』中慈悲喜捨等,為對治也。
(五) 【當用還門】者。謂(3)於坐禪中,愚癡邪見煩惱障起,爾時行者,當用『還門』,反照十二因緣、三空、道品,破折心源還歸本性,此為治也。
(六) 【當用淨門】者。謂云何對治障道、業起、業即三種?治法亦三(1)於坐禪中,忽然垢心昏闇,迷失境界,當知黑闇業障起,爾時行者,當用『淨門』中念方便淨應身,三十二相清淨光明,為對治也;(2)於坐禪中,忽然惡念,思惟貪欲,無惡不造,當亦是過去罪業所之作也,爾時行者,當用『淨門』中念報佛,一切種智圓淨常樂功德,為對治也;(3)於坐禪中,若有種種諸惡境界相現,乃至逼迫身心,當知悉是過去今世所造惡業障發也,爾時行者,當用『淨門』中念法身,本淨不生不滅本性清淨,為對治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略說『六門』對治斷除三障之相,廣說不異,十五種障也。何以故?蓋行者於坐禪中,若發諸餘禪深定智惠解脫,有種種障起,當於六門中,善巧用對治法也。麤細障法既除,真如實相自顯,三明六通自發,十力四無所畏,一切諸佛菩薩功德行願,自然現前不由造作,故經云:「又見諸如來,自然成佛道。」
總而言之,就佛法之『一般內容』而言,可攝為教、理、行、果四種:(1)教法,即從能詮之語言、文字而言;(2)理法,即從教法所詮而言;(3)行法,即依教解理,所以起行,五乘學人,各有所行之法;(4)果法,即一切修行,均趣於果,終不虛度。就佛法之『勝劣方面』而言,可概為三種:(1)涅槃法,即是無住大般涅槃,以常樂我淨而為體性,能盡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,甘露解脫,真實安穩;(2)中道法,即戒定慧等諸妙功德,所謂三十七菩提分法: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;(3)文義法,即如來為調伏有緣眾生,所說八萬四千諸妙法藏。是故佛門四眾弟子欲盡其一生,書寫、受持、讀誦並為人演說,決定不能做到,唯有一門深入修行『淨宗念佛法門』,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進而在『依正莊嚴』之殊勝環境中,面見 阿彌陀佛,何愁不『開悟』?此乃古今高僧大德,不厭其煩地諄諄告誡吾人專修『念佛法門』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主要原因,所謂『生死事大,輪迴路險;老實念佛,莫換題目』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7日星期二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
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
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
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
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
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
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
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
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 】

Tuesday, August 07, 2007

1722-云何為『歷別對諸禪定明六妙門』


標題:云何為『歷別對諸禪定明六妙門』

眾所周知:『六妙門』者,是內行之根本,三乘得道之要,故釋迦初詣道樹,跏趺坐草,內思安般,一數;二隨;三止;四觀;五還;六淨。因此萬行開發,降魔成道,當知佛為物軌示跡若斯,三乘正士,豈不同遊此路?所言六者,即是數法,約數明禪,故言六也。至於云何為『歷別對諸禪定明六妙門』?依《六妙法門》開示:歷別對諸禪定明六妙門,即為六意。何等為六?即依
(一) 【數】為妙門。行者因數息故,即能出生四禪、四無量心、四無色定,若於最後非非想定,能覺知非是涅槃,是人必定得三乘道。何以故?此定陰界入和合故有,虛誑不實,雖無麤煩惱,而亦成就十種細煩惱,知已破折不不著,心得解脫,即證三乘涅槃故。此義須跋陀羅,佛教斷非非想處惑,即便獲得阿羅漢果,數為妙門,意在於此也。
(二) 【隨】為妙門者。行者因隨息故,即能出生十六特勝,所謂(1)知息入;(2)知息出;(3)知息長短;(4)知息遍身;(5)除諸身行;(6)心爰喜;(7)心受樂;(8)受諸心行;(9)心作喜;(10)心作攝;(11)心作解脫;(12)觀無常;(13)觀出散;(14)觀離欲;(15)觀滅;(16)觀棄捨。云何觀棄捨?此觀破非想處惑。所以者何?凡夫修非想時,觀有常處如癰如瘡,觀無想處如癡也。第一妙定名曰非想,作是念已,即棄捨有想無想,名非有想非無想,故知非想即是兩捨之義。今佛弟子觀行破折,義如前說,是故深觀棄捨,不著非想能得涅槃,隨為妙門,意在此也。
(三) 【止】為妙門者。行者因止心故,即便次第發五輪禪(1)地輪三昧,即未到地;(2)水輪三昧,即是種種諸禪定善根發也;(3)虛空輪三昧,即五方便人覺因緣無性如虛空;(4)金沙輪三昧,即是見思解脫,無著正惠如金沙;(5)金剛輪三昧,即是第九無礙道,能斷三界結使,永盡無餘,證盡智無生智入涅槃,止為妙門,意在此也。
(四) 【觀】為妙門者。行者因修觀故,即能出生九想、八念、十想、八背捨、八勝處、十一切處、九次第定、師子奮迅三昧、超越三昧、練禪、十四變化心、三明、六通、八解脫,得滅受想,即入涅槃,觀為妙門,意在此也。
(五) 【還】為妙門者。行者若用惠行,善巧破折,反本還源,是時即便出生空無想無、三十七品、四諦、十二因緣,中道正觀,因此得入涅槃,還為妙門,意在此也。
(六) 【淨】為妙門者。行者若能體識一切諸法,本性清淨,即便獲得自性禪,得此禪故,二乘之人,定證涅槃。若是菩薩,入鐵輪位,具十信心,修行不止,即便出生九種大禪,所謂自性禪、一切禪、難禪、一切門禪、善人禪、一切行禪、除惱、此世他世樂禪、清淨禪,菩薩依是禪故,得大菩提果,已得今得當得,淨為妙門,意在此也
由此觀之,妙名涅槃,門名能通,修此『六法』,則能通至涅槃,名六妙門。何以故?蓋如是『六妙門』,前三是定,後三是慧,定愛慧策,能發真明,出離生死。換言之,所謂(1)『數息門』,即善調身息,數息一至十,以攝亂心;(2)『隨門』,即不加勉強,隨呼吸之長短,入時知入,出時知出,長短冷暖,皆悉知之;(3)『止門』,即息心靜慮,心安明淨,毫無波動;(4)『觀門』,即要觀心分明,知五陰之虛妄,破四顛倒及我等之十六知見;(5)『還門』,即轉心返照能觀的心,知能觀的心是虛妄無實;(6)『淨門』,即心無所依,妄念不起,不住不著,洞然清淨。此六者因其次第相通,能到達真妙之涅槃,故名六妙門。
總而言之,就佛法之『一般內容』而言,可攝為教、理、行、果四種:(1)教法,即從能詮之語言、文字而言;(2)理法,即從教法所詮而言;(3)行法,即依教解理,所以起行,五乘學人,各有所行之法;(4)果法,即一切修行,均趣於果,終不虛度。就佛法之『勝劣方面』而言,可概為三種:(1)涅槃法,即是無住大般涅槃,以常樂我淨而為體性,能盡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,甘露解脫,真實安穩;(2)中道法,即戒定慧等諸妙功德,所謂三十七菩提分法: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;(3)文義法,即如來為調伏有緣眾生,所說八萬四千諸妙法藏。是故佛門四眾弟子欲盡其一生,書寫、受持、讀誦並為人演說,決定不能做到,唯有一門深入修行『淨宗念佛法門』,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進而在『依正莊嚴』之殊勝環境中,面見 阿彌陀佛,何愁不『開悟』?此乃古今高僧大德,不厭其煩地諄諄告誡吾人專修『念佛法門』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主要原因,所謂『生死事大,輪迴路險;老實念佛,莫換題目』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5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