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uly 11, 2007

1708-云何為『坐禪六治』

標題:云何為『坐禪六治』

眾所周知:『坐禪』者,坐而修禪也。禪者梵語禪那Dhyana之略,譯曰思惟、靜慮,以息慮凝心究明心性之術也。達磨來,此道始盛於支那。天台出,此法方見,與教相應。而以此為唯一之法,規矩最備者,無過於禪宗。如同《增一阿含經》曰:「坐禪思惟,莫有懈怠。」《大阿彌陀經》曰:「念經者,思道者;坐禪者,經行者。」而天台之四種三昧中,其常坐三昧,即坐禪也。至於云何為『坐禪六治』?依《摩訶止觀》開示:坐禪略六治,一止;二氣;三息;四假想;五觀心;六方術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用止治】者。謂繫心在臍中如豆大,解衣諦了取相,後閉目合口齒舉舌向齶,令氣調恂。若心外馳,攝之令還,若念不見復解衣看之,熟取相貌還如前,此能治諸病亦能發諸禪,作此觀時亦有無量相貌,或痛如針刺,或急如繩牽,或痒如蟲,或冷如水灌,或熱如火炙,如是諸觸起時,一心精進無令退墮。若免此觸能發諸禪,若神意寂然即是電光定相,此尚能得禪。
(二) 【用氣治】者。謂吹呼[口*熙]呵噓[口*詩],皆於脣吻吐納轉側牙舌,徐詳運心帶想作氣。(1)若冷用吹如吹者,謂吹呼[口*熙]呵噓[口*詩],皆於脣吻吐納轉側牙舌,徐詳運心帶想作氣;(2)若冷用吹如吹火法,熱用呼;(3)百節疼痛用[口*熙]亦治風;(4)若煩脹上氣用呵;(5)若痰[病-丙+陰]用噓;(6)若勞倦用[口*詩]。六氣治五藏者(1)呵治肝;(2)呼吹治心;(3)噓治肺;(4)[口*熙]治腎;(5)[口*詩]治脾。又六氣問治一藏者(1)有冷用吹;(2)有熱用呼;(3)有痛用[口*熙];(4)有煩滿用呵;(5)有痰用噓;(6)有乏倦用[口*詩]。餘四藏亦如是,善能斟酌增損得宜,非唯自能治病亦能濟他。
(三) 【用息為治】者。謂用息治八觸相違病者(1)若因重觸成地大病,偏用出息治之;(2)若發輕觸成風病,偏用入息治之;(3)若發冷觸成水病,偏用出息治之;(4)若發熱觸成火病,偏用入息治之。餘亦如是,若得調和正等隨意而用,此用常所數息非作別息也。又(1)上息治沈重地病;(2)下息治虛懸風病;(3)焦息治脹滿;(4)滿息治枯瘠;(5)增長息能生長四大;(6)冷息治熱;(7)煖息治冷;(8)衝息治癥結腫毒;(9)持息治掉動不安;(10)補息補虛乏;(11)和息通融四大。作諸時各隨心想皆令成就,細知諸病用諸息,勿謬用也。
(四) 【假想治】者。前氣息中兼帶用想,今專以假想為治,如辯師治癭法,如患癥人用針法,如阿含中用煖蘇治勞損法,如吞蛇法。
(五) 【觀心治】者。不帶想息直觀於心,內外推求,心不可得,病來偪誰,誰受病者?
(六) 【方術治】者。術事不知則遠,知之則近,如治咽法,如治齒法,如捻大指治肝等,術事淺近體多貢幻,非出家人所須,元不須學,學須急棄,若修四三昧,泡脆之身損增無定,借用治病,身安道存亦應無嫌,若用邀名射利喧動時俗者,則是魔幻魔偽,急棄急棄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六種』,即名為『坐禪六治』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坐禪』者,梵語dhyana,音譯「禪那」,簡稱「禪」,意謂思維修或靜慮。坐禪,就是趺坐而修禪,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。修禪也就是修定,修定可以發慧。如同《增一阿含經》說︰「坐禪思惟,莫有懈怠。」有人說坐禪的方法,自梁代菩提達摩來華之後,始盛行于中國,其實早在東漢末年即已盛行,安世高所譯經典,大多為禪數之學,即坐禪的方法。不過菩提達摩來華以後,尤重此道,幾代相傳,形成中國佛教一個特有的宗派——禪宗。此宗信徒不立文字,自稱「教外別傳」,以坐禪為唯一的修持方法,息慮凝心,究明心性,達到了悟自心,本來清淨的境界。
總而言之,修行『坐禪』須:(1)尋找一個寂靜地方,容易把心收攝起來;(2)要調劑身體,結跏趺坐,單盤或雙盤皆宜;(3)要調好氣息,徐徐呼出濁氣,吸入新鮮空氣;(4)要調好鼻息,調得不太急,也不太慢;(5)要調心,令第六識不起妄想分別,不思惡亦不思善,不去攀緣外面之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界,亦不去攀緣內心之法塵境界,至此即是萬緣放下,妄念不起之功夫。然而,此時萬萬不可徒然空坐,設若只是靜坐,而不去用智慧來觀照,這正像夜裡一片寂靜世界,而沒有月亮光明之普照,是故一定要從止起觀,要離開心意識,提起一句話頭,驀直地參下去。在參究之時,最重要是用自己『本覺理體』,生起一種『始覺智慧』光明,正所謂靈靈不昧、了了常知,來照著這個話頭。所謂『看話頭』,就是用一種方便法門來止息妄心,照明真性,而提起疑情(大疑則大悟,小疑則小悟,不疑則不悟)。對於疑情要抓得綿綿密密,一點都不能放鬆,參禪用功之人,要做一個無心道人,行也不知行,坐也不知坐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一天到晚,二六時中,無不如是,待到疑團打破,見性明心,即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,到此方知『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』,十方諸佛,歷代祖師,無不從此一門,超出妙莊嚴路。最後須注意的,是參禪之人還要發大菩提心,且要有耐心,萬萬不能急於求成,越快越好,或求神通,當心走錯路,時時務要突出金剛眼,親見本來人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7月11日星期三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