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November 29, 2005

1287-云何為『淨土之類型』


標題:云何為『淨土之類型』

『淨土』者,聖者所住之國土也,無五濁之垢染,故云淨土。梁譯之《攝論》曰:「所居之土無於五濁,如彼玻璃珂等,名清淨土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經中或時名佛地,或稱佛界,或云佛國,或云佛土,或復說為淨剎、淨首、淨國、淨土。」至於云何為『淨土之類型』?
茲依《西方合論》所示,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毘盧遮那淨土者】。即諸佛本報國土,十蓮華藏世界海,一一蓮華藏,最下世界,皆有十佛世界微塵數廣大剎,清淨莊嚴;一一廣大剎,復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諸小剎圍遶,倍倍增廣;一一華藏世界,皆滿虛空,互相徹入,淨穢總含,重重無盡,如法而論,一草一木,一毛一塵,各各皆具此無盡法界,佛及眾生,無二無別。
(二) 【惟心淨土者】。直下自證當體無心,即是淨土,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,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;夫心是即土之心,土是即心之土,心淨土淨,法爾如故。
(三) 【恒真淨土者】。即靈山會上所指淨土,引三乘中權教菩薩,令知此土,即穢恒淨,諸眾信而未見;夫穢性本寂,俗相恒空,本寂故,菩薩居穢常寂;恒空故,菩薩入俗常空,正顯淨義,但以眾生執海難清,識繩易縛,言業本空,則恣情作業;言行無體,即肆意冥行。
(四) 【變現淨土者】。如《法華經》,三變淨土,移諸人天,置於他方;《維摩經》,世尊以足指按地,即時三千大千世界,若百千珍寶嚴飾,此是如來暫令顯現,亦是法爾。
(五) 【寄報淨土者】。如摩醯首羅天,如來於彼成等正覺,此為實報淨土;受用報身在此天者,以寄報十王,顯別十地,第十地寄當此天王,即於彼身示成菩提,然彼天雖云無漏,未若蓮邦直出三界。
(六) 【分身淨土者】。如《央崛經》云:「佛謂央崛曰,我住無生際,而汝不覺知。央崛云,若住無生際,何以生於此土?佛云,東方有佛,汝往問之,央崛往問彼佛答言,釋迦者,即是我身。」大意謂:彼淨土是佛實報,此是分身,雖彰一佛之報境,未具攝化之義,佛分上即有,眾生分上即無,未為殊勝。
(七) 【依他淨土者】。如《梵網經》云:「我今盧舍那,方坐蓮華臺,周匝千花上,復現千釋迦,一花百億國,一國一釋迦等者,以初地化百佛剎,則有百葉之花;二地化千佛剎,故花有千葉;若至三地應見萬葉;四地億葉,次第倍增,為是依他受用身分示報境,入地乃見,非如蓮池會上,十念眾生,頓見淨佛國土故。
(八) 【諸方淨土者】。如東方藥師佛,南方日月燈佛,上方香積佛,佛佛各有淨土,諸經所迷不可具載,皆是諸佛實報莊嚴。如藥師如來,以十二大願,度諸有情,經中亦言有信心者,應當來生,稽彼願力,多是解脫一切憂苦,究竟安樂,未若阿彌如來,純以念佛,攝一切人往生彼土。
(九) 【一心四種淨土者】。即(1)『凡聖同居土』。自分二類,初同居穢土,次同居淨土;穢土之中凡居聖居各二,凡居二者(a)惡眾生,即四趣也;(b)善眾生,即人天也。聖居二者(a)實聖,即四果辟支,通教六地,別十住,圓十信,後心通惑雖盡,報身猶在,皆名實也;(b)權聖,謂方便,實報,寂光土中法身菩薩,及妙覺佛,為利有緣應生同居,皆是權也,是等與四趣共住,故名穢土。次同居淨土者,如極樂中有眾生,以無四惡趣,故名淨土。(2)『方便有餘土』。二乘三種菩薩,破見思惑,證方便道,塵沙別惑無明未斷,捨分段身,而生界外,名曰有餘。(3)『實報無障礙土』。無有二乘,純諸法身菩薩所居,盡塵沙惑,分破無明,得真實果,而無明未盡,潤無漏業,受法性報身,亦名果報國。(4)『常寂光土』。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,亦名法性土。
(十) 【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】。即阿彌陀佛西方淨土,其中所有大功德海,大悲智海,大願力海,若具說者,假使盡十方世界諸佛菩薩,聲聞辟支,天人鬼畜,下至蜎飛蠕動,及一切無情,草木瓦礫,鄰虛微塵之類,一一具無量口,口中一一具無量舌,舌中一一出無量音聲,常說,倍說,熾然說,無間說,經百億萬塵沙阿僧祇劫,亦不能盡。
由此觀之,淨土之類型,有如是『十類』,乃各有其深意。況且如同往生『西方淨土』具有三十益:(1)往生佛土益;(2)得大法樂益;(3)親近諸佛益;(4)遊歷十方供佛益;(5)親聞佛說益;(6)福慧資糧疾得圓滿益;(7)速證菩提益;(8)諸天人等同集一會益;(9)無退轉益;(10)無量行願增進益;(11)鸚鵡舍利宣揚法音益;(12)風樹樂響益;(13)摩尼水漩演苦空益;(14)諸樂奏妙音益;(15)四十八願益;(16)真金色身益;(17)形無醜陋益;(18)具足六通益;(19)常住定聚益;(20)無諸不善益;(21)壽命長遠益;(22)衣食自然益;(23)唯受眾樂益;(24)三十二相益;(25)實無女人益;(26)無有小乘益;(27)離於八難益;(28)得三法忍益;(29)身常有光益;(30)得那羅延身力益。
總而言之,此等『十類淨土』乃如同西方極樂世界,其所以『依報莊嚴』,全由 阿彌陀佛(諸佛)不思議願力所成,而欲往生者,亦必先淨化其心(業),方能與 阿彌陀佛(諸佛)願力感應道交,是故往生者是靠自力(淨化其心及信、願、行三資糧)與他力(阿彌陀佛或諸佛願力)而成。反觀今日末法時代之娑婆世界,尤其是臺灣之社會,到處充滿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之亂象,眾生心中個個皆存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之毒,難怪水災、火災、風災、地震、恐怖事件(尤以美國九一一事件更是震撼全球)等層出不窮,如同 世尊所示五濁(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)惡世,真實不虛。是故欲成就『人間淨土』,首先要消除眾生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之毒,方能冀望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諸惡業之銷聲匿跡;又只要身、語、意三業淨化,就不會招致水災、火災、風災、地震、恐怖事件(或戰爭)之禍害,而獲得『風調雨順』『國泰民安』之人間淨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Tuesday, November 29, 2005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
【http://famscl.groups.com.tw/ 】
【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 】
【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school/famscl/ 】
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
【http://hk.groups.yahoo.com/group/famsclnet-1/ 】
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weblog.php?blog_id=986 】
【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 】
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 】

Monday, November 28, 2005

1286-吾等應如何『持戒』

標題:吾等應如何『持戒』

眾所周知:一切淨法,以戒為址,如人作舍先求平地,如畫師畫諸山水,先治光明素練,然後著彩,戒亦如是,是故戒為諸善法之首,入淨國之初門;若不持戒,如惡露敝女,欲入齋壇,無有是處。至於吾等應如何『持戒』?茲依《西方合論》之所示,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慳貪戒】。謂行財命二施及與法施。無愛惜故。
(二) 【毀禁戒】。謂五戒、律儀戒,乃至無漏戒,滿足持故。
(三) 【嗔恚戒】。謂以忍調心及于身口,若遇惡口,刀杖所加,但自思惟,業因緣法,作償負想,作導師想,作風寒冷熱想故。
(四) 【放逸戒】。謂生死險道,無放身處,如人持滿油缽行懸繩上,不得左右顧視,及生第二念故。
(五) 【散亂戒】。謂守攝諸根,息諸緣影,如護風燈,如防生鳥故。
(六) 【愚癡戒】。謂以智慧破諸迷悶,如作務人常借日光,若是長夜諸作皆廢故,又如登覽當用開目,若是盲人及與睡眠,諸山河大地與無等故。
(七) 【憍慢戒】。謂不應以才辯故貢高,不應以悟解故貢高,不應以諍論故貢高,一切所得,如大地上塵,如鏡面上垢,不應以此垢驕彼垢故。
(八) 【覆藏戒】。謂一切處諸佛,一切處菩薩,一切處神明,無可覆故,如日中逃影,波中逃濕,沙中逃塵,無可逃故。
(九) 【無益戒】。謂一切嬉戲事無益,一切詩文無益,一切塵緣無益,一切口解脫無益,當遠離故。
(十) 【不住戒】。謂如上持戒,但為生淨土饒益眾生,不求聞譽法,及諸人天二乘果故。
由此觀之,菩薩若能行於如是『六種淨戒』,則能攝諸眾生,生于淨土。何以故?蓋一切眾生,雖至冥頑,莫不欽仰戒德,而戒法是渡苦海之法囊,渡迷津之寶筏,照暗室之明燈,菩薩修持清淨戒法,自然亦能度脫一切毀戒、犯戒之種種罪惡,是故佛弟子若能持戒修身,決定能斷除煩惱,超越六道輪迴,所謂『戒為無上菩提本,應當一心持淨戒』。
總而言之,持戒可去除惡業之障,即戒正以防止為義,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,能止身口意三業之惡。學佛修道者若能持戒,當下即得清涼(ㄕ羅又翻清涼),將來必獲解脫(波羅提木叉即翻解脫)。世間凡夫,身口意三業多惡,故身心熱惱,生死疲勞;菩薩持戒,身口意三業清淨,故得清涼,斷煩惱惑,故獲解脫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Monday, November 28, 2005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
http://famscl.groups.com.tw/
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
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school/famscl/
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
http://hk.groups.yahoo.com/group/famsclnet-1/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weblog.php?blog_id=986
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
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

1285-吾等應如何『懺悔』

標題:吾等應如何『懺悔』

舉凡眾生都因三惑(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),不知人生宇宙之真諦而造三業(身業、口業、意業),再由三業而沉淪於六道(天道、人道、修羅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)受苦報;受苦報之際,更生三惑,再因三惑而造三業,再由三業而輪迴六道受苦,如此頭出頭沒、循環不息,是故應懺悔『三業』,方能不再沉淪於六道受苦報。而所謂『淨懺』者,乃謂前心起罪,如雲覆空,後心滅罪,如炬破暗,百年垢衣,可于一日浣令鮮淨,是故欲除重障,當勤懺悔。至於吾等應如何『懺悔』?茲依《西方合論》之所示,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內懺】。謂懺心意識,不淨因故。
(二) 【外懺】。謂懺一切色,一切聲,一切不淨法故。
(三) 【事懺】。謂懺十八界,二十五有,八萬四千種種塵勞結使,障學阿僧祇劫,見佛利生諸行業故。
(四) 【理懺】。謂懺入道以來,所得往解,所學經論,所聞奧義,作止任滅等病,障佛無漏智故。
(五) 【過去懺】。謂懺無始世界所作黑業,如今生雖不偷盜,但所求不如意,即是盜業未盡;今生雖不邪婬,但值不隨意眷屬,即是婬業未盡;今生雖不謗法妄語,但言出人或疑信相半,即是謗法及妄語業未盡,於一切果中,察一切因,當知前生無惡不造,一一當懺悔故。
(六) 【未來懺】。謂一切惡法,即今便止,盡未來世,永不相續故。
(七) 【現在懺】。謂懺現在世,所有生老病死,種種苦業,種種煩惱業,舉足下足業,起口動心業,一切微細不可稱量業故。
(八) 【剎那懺】。謂一念中,有九十剎那,一剎那有九百生滅,一生滅一懺故。
(九) 【究竟懺】。謂等覺位中,有一分無明,猶如微煙,究竟洗滌故。
(十) 【法界懺】。謂法性中,無我無人,普為十方過現未來一切眾生懺故。
由此觀之,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如是真寔懺者,一切障礙,悉得消滅,不離道場,得見諸佛。何以故?蓋懺悔業障乃在懺除吾等無始劫來,由於貪瞋癡三毒所造之身口意三惡業,所謂『罪從心起將心懺,心若亡時罪亦滅;心亡罪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』,是故懺悔不但是自利化他菩薩行之起步,也是『成佛』之基礎。
總而言之,小人有過責人(所謂不會開船,怪乘客太多、太擠,是時下眾生之通病);君子有過責己(虛心受遣,絕不二過)。是故對小人之過,應行『恕防』之道;而君子有過,應修『懺悔』之行。又君子之過,如日月在天,人人皆知(不會刻意隱瞞);過而有悔,如日月再現,天下同慶(慶能臨風沐雨)。是故人非聖賢,誰能無過?知過必改,善莫大焉!尤其是修『六度萬行』菩薩道之行者,更應體念 世尊之『緣起論』之真諦,以戒為師,如法修行,有罪必發露懺悔,便能達到『無業一身輕(安)』,對於『道行』之提高,將有不可思議之效果。蓋修道在『修心』,若能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;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。如是三業清淨,屆時必能『上品上生』西方極樂世界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Sunday, November 27, 2005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
http://famscl.groups.com.tw/
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
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school/famscl/
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
http://hk.groups.yahoo.com/group/famsclnet-1/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weblog.php?blog_id=986
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
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

1284-云何『諸佛獨推彌陀』

標題:云何『諸佛獨推彌陀』

所謂『一小世界』,雖有各種說法,(1)或說地球就是一個小世界(喜瑪拉雅山即是『須彌山』);(2)或說一個太陽系就是一個小世界(因為須彌山有一太陽圍繞);(3)或說有四個太陽系組成一個小世界(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稱為『南瞻部洲』,在須彌山之南,其北有『北俱盧洲』,其西有『西牛賀州』,其東有『東勝神洲』)。不論何種見解是正確(本人贊成最後一種見解,因為【1】北俱盧洲人壽平均一千歲,地球上沒有此種洲,故絕非(1)說。【2】如果是(2)說,勢必太陽在須彌山之上,那怎麼能夠繞須彌山轉?而且地球是繞太陽轉,如此怎麼能夠地球永遠在須彌山之南? ),可見『一小世界』就有多麼大啊!而一千個小世界組成『一小千世界』,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『一中千世界』,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『一大千世界』,因為有小千、中千、大千等三個千,所以稱為『三千大千世界』,此即是一個『佛國土』範圍,本師 釋迦牟尼佛的佛國土稱為『娑婆世界』,共有四億個『小世界(須彌山為中心)』,而阿彌陀佛的『西方淨土』也是如此之大。至於云何『諸佛獨推彌陀』?依《淨土或問》開示:獨推彌陀者,其故有三。何等為三?即
(一)【誓願深重】。謂彌陀往昔因中,嘗發種種廣大誓願,其略曰:「若我成佛已來,其有眾生願生我國,或聞我名,修諸善本,稱我名號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誓不取正覺。」「既生我國,若有退轉,不決定成佛者,誓不取正覺。」故《華嚴鈔》曰:「彌陀願重,偏接娑婆眾生也。」
(二)【娑婆有緣】。謂我佛釋迦現在世時,眾生聞佛所教,歸向彌陀,固已多矣;觀佛滅後末世眾生,無問僧俗男女貴賤貧富,稍聞佛教者,無不信向,未聞佛教者,亦會稱名,縱是頑愚暴惡無信之徒,或遭厄難危險之處,或發讚歎怨嗟之聲,不覺信口便叫『阿彌陀佛』;至於兒童女子戲弄之際,聚沙搏泥,圖牆畫壁,便作彌陀佛像,甚至於學行未穩學語未成者,自然能唱阿彌陀佛,此皆不勸而發,不教而能,非有緣而何?又如《無量壽經》云:「吾說此經,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,所當為者,皆可求之,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,當來之世經道滅盡,我以慈愍特留此經更住百歲,其有眾生值此經者,隨意所願皆可得度。」又經云:「此經滅後佛法全無,但留『阿彌陀佛』四字名號,救度眾生,其有不信而謗毀者,當墮地獄具受眾苦。」故《天台》云:「當知彼佛於此惡世,偏有緣耳。」
(三)【化道相關】。謂兩土聖人示居淨穢,以拆攝二門調伏眾生,此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而拆之,俾知所厭;彼以淨以樂以延以不退轉而攝之,俾知所欣;既厭且欣,則化道行矣。又我釋迦於三乘授道之外,其有度未盡者,度在彌陀,故於諸大乘經丁寧反覆稱讚勸往者,蓋化道之相關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三種』原因,得知『獨推彌陀』,其來有自。況且『持名念佛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即勝異方便,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,不必假借念佛法門的觀像、觀想或其他法門的參究、研教等各種方便,自然得到真心開悟,必定見到自性本具的法身佛,從此進修,將來必定蒙佛接引,『上品上生』西方極樂世界。凡是真信切願念佛而消伏業障未盡,仍帶惑業往生的,皆歸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;念到『事一心』不亂,斷盡見思二惑的,皆歸到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;念到『理一心』不亂,豁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乃至破四十一品無明,位居等覺菩薩,皆歸到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;念到究竟之處,四十二品無明斷盡的,皆歸到極樂世界的常寂光淨土。 總而言之,『持名念佛』之所以勝妙圓頓,乃在於其執持六字名號,隨時隨地都能念,無壇場儀式(如密宗之注重壇常布置)之鋪張,故簡易;一生成佛,無三祇百劫(如漸教之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 )之迂遲,故直捷;直階不退(即可成為三不退之阿惟越致菩薩),一生補處,故至頓;四土(常寂光淨土、實報莊嚴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凡聖同居土)融攝,事事無礙,故至圓。是故此法門乃是一種簡易直捷、至頓至圓之法門。所謂『一念相應,一念佛;念念相應,念念佛』。難怪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儔,亦願往生;下下根如十念帶業之輩,亦得往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Saturday, November 26, 2005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
http://famscl.groups.com.tw/
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
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school/famscl/
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
http://hk.groups.yahoo.com/group/famsclnet-1/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weblog.php?blog_id=986
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
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

1283-云何為『往生淨土自生障隔』

標題:云何為『往生淨土自生障隔』

『持名念佛』之所以勝妙圓頓,乃在於其執持六字名號,隨時隨地都能念,無壇場儀式(如密宗之注重壇常布置)之鋪張,故簡易;一生成佛,無三祇百劫(如漸教之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 )之迂遲,故直捷;直階不退(即可成為三不退之阿惟越致菩薩),一生補處,故至頓;四土(常寂光淨土、實報莊嚴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凡聖同居土)融攝,事事無礙,故至圓。是故此法門乃是一種簡易直捷、至頓至圓之法門,所謂『一念相應,一念佛;念念相應,念念佛』,難怪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儔,亦願往生;下下根如十念帶業之輩,亦得往生,但有所謂『往生淨土自生障隔』者,將會阻礙往生西方淨土。至於云何為『往生淨土自生障隔』?依《樂邦遺稿》開示:淨土自生障隔,有『六種』人。何等為六?即
(一) 淨土難生,吾無力量,非敢過望,但不失人身足矣。
(二) 吾毀戒破齋惡業深重,淨土何由可生?
(三) 佛說西方,權誘眾生,且令為善,皆無其實,見修淨業,返生嗤笑。
(四) 聰明利智直悟己心,任己所為,無非合道,豈同下士念佛耶?
(五) 凡夫血氣所聚,假名為身,及乎死去,百骸歸空,何有淨土可生耶?
(六) 臨終作想,奪彼胎陰剎那,換報不必歷胞胎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六種』人,實為於西方淨土,自生障隔者。何以故?蓋大哉我佛,大慈開示淨土,殷勤勸往,設若自甘沈溺,如來說為可憐憫者,即如同 慈恩法師所言:「唯安養淨業捷直可修,欲得臨終離諸怖畏,眾聖現前授手接引,當學此法,古賢法語能無從乎?」是故如上『六種』凡夫眾生,即是自生障隔於西方淨土,實為如來說為可憐憫者。
總而言之,雖往生『西方淨土』非常殊勝,然其持名功行有深淺,其往生蓮臺有高低,故四土各分三輩九品,不可一概而論。又世間有十種人,臨命終時不得念佛:(1)善友未必相遇,故無勸念之理;(2)業苦纏身,不遑念佛;(3)偏風失語,不能稱佛;(4)狂亂失心,注想難成;(5)遭受水火,不暇至誠;(6)遭遇豺狼,無復善友;(7)臨終惡友,破彼信心;(8)飽食過度,昏迷致死;(9)忽墜高巖,傷壞性命;(10)宿業現前,失其正念。是故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,石火電光一幌便過,趁此未老未病之前,抖擻身心撥棄世事,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,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,由他臨命終時,好死惡死,我之盤費預辦了也,我之前程穩當了也,若不如此,後悔難追,所謂『舉古盡從忙裏老,誰人肯向死前修;莫待老年方學道,孤墳多是少年人』『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作馬牛』『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』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Sunday, November 20, 2005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
http://famscl.groups.com.tw/
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
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school/famscl/
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
http://hk.groups.yahoo.com/group/famsclnet-1/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weblog.php?blog_id=986
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
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

1282-云何為『臨終四關』

標題:云何為『臨終四關』

『持名念佛』之所以勝妙圓頓,乃在於其執持六字名號,隨時隨地都能念,無壇場儀式(如密宗之注重壇常布置)之鋪張,故簡易;一生成佛,無三祇百劫(如漸教之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)之迂遲,故直捷;直階不退(即可成為三不退之阿惟越致菩薩),一生補處,故至頓;四土(常寂光淨土、實報莊嚴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凡聖同居土)融攝,事事無礙,故至圓。是故此法門乃是一種簡易直捷、至頓至圓之法門,所謂『一念相應,一念佛;念念相應,念念佛』,難怪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儔,亦願往生;下下根如十念帶業之輩,亦得往生,但有所謂臨終『四關』,將會阻礙往生西方淨土。至於云何為『臨終四關』?依《廬山蓮宗寶鑑》開示:臨終『四關』者,乃慈照宗主於淨土十門,為告誡凡夫時所云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 凡夫雖有信心念佛,緣為宿業障重合墮地獄,乘佛力故,於床枕間將輕換重,若也因病苦故,悔悟身心當生淨土也,無智之人不了此事,卻言:「我今念佛又有病苦,反謗彌陀。」因此一念惡心,徑入地獄,是為第一關也。
(二) 雖則持戒念佛,緣為口談淨土意戀娑婆,不求出世善根,為愛家緣長旺以致臨終,遭病怕死貪生,信受童兒呼神喚鬼,燒錢化馬殺戮眾生,緣此心邪無佛攝護,因茲流浪墮落三塗,是為第二關也。
(三) 或因服藥須用酒腥,或被親情遞相逼勸,此人無決定信喪失善根,臨終追赴(閻)王前任王判斷,是為第三關也。
(四) 臨終之際思惟活業,繫綴資財愛戀眷屬,心放不下失卻正念,故於家舍墮鬼趣中,已為禍崇,或為慳犬,或作蛇身,守護家庭,宛如在日,是為四關也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臨終四關』,將會阻礙吾人往生西方淨土。何以故?蓋如同楊提刑言:「愛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淨土。」誠哉是言!凡脩淨土者,要當酌實蠲浮思,專想寂念念彌陀,全身放下,但能堅此一念,便可碎彼『四關』,則淨土蓮臺的非遙矣!此可謂『一句彌陀無別念,不勞彈指到西方』是也。
總而言之,雖往生『西方淨土』非常殊勝,然其持名功行有深淺,其往生蓮臺有高低,故四土各分三輩九品,不可一概而論。又世間有十種人,臨命終時不得念佛:(1)善友未必相遇,故無勸念之理;(2)業苦纏身,不遑念佛;(3)偏風失語,不能稱佛;(4)狂亂失心,注想難成;(5)遭受水火,不暇至誠;(6)遭遇豺狼,無復善友;(7)臨終惡友,破彼信心;(8)飽食過度,昏迷致死;(9)忽墜高巖,傷壞性命;(10)宿業現前,失其正念。是故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,石火電光一幌便過,趁此未老未病之前,抖擻身心撥棄世事,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,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,由他臨命終時,好死惡死,我之盤費預辦了也,我之前程穩當了也,若不如此,後悔難追,所謂『舉古盡從忙裏老,誰人肯向死前修;莫待老年方學道,孤墳多是少年人』『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作馬牛』『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』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Saturday, November 19, 2005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
http://famscl.groups.com.tw/
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
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school/famscl/
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
http://hk.groups.yahoo.com/group/famsclnet-1/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weblog.php?blog_id=986
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
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

1281-『受持一佛名』之勝利為何

標題:『受持一佛名』之勝利為何

眾所周知:有生必有死,乃人生不可避免之第一大事,了脫生死,為佛說不可思議之無上妙法。所有其他宗教,皆無如是殊勝之法門,或教人服氣練形,以求長生;或教人禮拜祈禱,而幻質非堅,或反夭促,無常迅速,終皆死亡。又由於吾人有八萬四千煩惱,故 世尊開示吾等八萬四千法門,其中以淨宗之『念佛法門』,最為殊勝。至於『受持一佛名』之勝利為何?依《往生西方略傳序》開示:若能暫歸三寶,受持一佛名者,現世當獲『十種』勝利。何等為十?即
(一) 晝夜常得一切諸天大力神將,河沙眷屬隱形守護。
(二) 常得二十五大菩薩,如觀世音等,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。
(三) 常為諸佛晝夜護念,阿彌陀佛常放光明,攝受此人。
(四) 一切惡鬼,若夜叉若羅剎,皆不能害,一切毒蛇毒龍毒藥,悉不能中。
(五) 一切火難水難,冤賊刀箭,牢獄枷柚,橫死枉死,悉皆不受。
(六) 先所作罪皆悉消滅,所殺冤命,彼蒙解脫,更無執對。
(七) 夜夢正直,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。
(八) 心常歡喜,顏色光澤,氣力充盛,所作吉利。
(九) 常為一切世間人民,恭敬供養,歡喜禮拜,猶如敬佛。
(十) 命終之時,心無怖畏,正念歡喜,現前得見阿彌陀佛,及諸聖眾,持金蓮臺,接引往生西方淨土,盡未來際,受勝妙樂,諸有智人,請觀念佛,所獲現世福利功德,豈同世人祠祀之法,現無福利未來受苦耶?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種』勝利,實為歸依三寶,並能受持一佛名者,於現世中將獲得者。何以故?蓋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受持戒律,淨化其身(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)、口(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)、意(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)三業,並能布施修福,聞經修慧,敬師如佛,進而『受持一佛名』(最好持念 阿彌陀佛),隨佛方所(例如西方),端身正念,能於一佛,念念相續。即是念中,能見過去,未來,現在諸佛。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,亦如無量諸佛功德無二,這一不可思議佛法,等無分別,皆乘一如,成最正覺,悉具無量功德。
總而言之,『持名念佛』之所以勝妙圓頓,乃在於其執持六字名號,隨時隨地都能念,無壇場儀式(如密宗之注重壇常布置)之鋪張,故簡易;一生成佛,無三祇百劫(如漸教之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 )之迂遲,故直捷;直階不退(即可成為三不退之阿惟越致菩薩),一生補處,故至頓;四土(常寂光淨土、實報莊嚴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凡聖同居土)融攝,事事無礙,故至圓。是故此法門乃是一種簡易直捷、至頓至圓之法門。所謂『一念相應,一念佛;念念相應,念念佛』。難怪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儔,亦願往生;下下根如十念帶業之輩,亦得往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Friday, November 18, 2005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
http://famscl.groups.com.tw/
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
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school/famscl/
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
http://hk.groups.yahoo.com/group/famsclnet-1/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weblog.php?blog_id=986
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
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

1280-云何為『四種佛土』

標題:云何為『四種佛土』

眾所周知:『佛土』者,佛所住之國土,佛所化之領土,有淨土、穢土、報土、法性土等之別,如同《法華經》曰: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安身之處號之為土,約佛辨土名為佛土。」至於云何為『四種佛土』?依《淨土或問》開示:佛所化之領土具『四種土』,一曰凡聖同居;二曰方便有餘;三曰實報無障礙;四曰常寂光也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凡聖同居土】。自分二類,即(1)『同居穢』。初同居穢土者,娑婆之類是也,居其中者有凡有聖,而凡聖各二(A)凡居二者(a)惡眾生即四趣也;(b)善眾生即人天也;(B)聖居二者(a)「實聖」,即四果、辟支、通教六地、別十住、圓十信後心,通惑雖盡,報身猶有,皆名實也;(b)「權聖」,謂方便實報寂光土中,法身菩薩及妙覺佛,為利有緣,應生同居,皆是權也,是等與凡共住,故云凡聖同居,四趣共住,故云穢土也。(2)『同居淨』。次同居淨土者,且如極樂國,雖果報殊勝非餘可比,然亦凡聖同居。何以故?雖無四趣,而有人天,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,如經云:「犯重罪者,臨終懺悔念佛,即得往生。」故知雖具惑染,亦得居也,聖居權實類前可知,但以無四惡趣,故名為淨。
(二) 【方便有餘土】。二乘、三種菩薩證方便道者之所居也。何則?若修二觀斷通惑盡,塵沙別惑無明未斷,捨分段身,而生三界外,受法性身,即有變易,所居之土名有餘者,無明不斷也。名『方便』者,方便行人之所居也,故《釋論》曰:「出三界外有淨土,聲聞、辟支佛出生其中,受法性身,非分段生也。」
(三) 【實報無障礙土】。無有二乘,純諸法身(地上)菩薩所居,破無明顯法性,得真實果,而無明未盡,潤無漏業,受法性報身,亦名果報國,如同《仁王經》云:「三賢、十聖住果報是也。」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所得果報,故名為實;修因無定,色心無礙,故名真實無障礙土,《華嚴經》明,因陀羅網世界是也。
(四) 【常寂光土】。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,名之為國,亦名法性土,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,而說身土,離身無土,離土無身,名其土者,一法二義。《普賢觀》云:「毘盧遮那住處,名常寂光。」
由此觀之,如是『四種土』,實為一心所具,前二種土是應,即應身佛所居;第三種土亦應亦報,即報身佛所居;第四種土但是真淨,非應非報,為法身佛所居。何以故?蓋(1)『凡聖同居土』,人天凡夫及聲聞緣覺等聖者,同居之國土也,此有淨穢二種,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穢土,如西方極樂是同居之淨土;(2)『方便有餘土』,斷見思煩惱出離三界生死之人之生處也。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斷見思惑之人之生處,故名方便,塵沙無明之惑未盡,故曰有餘;(3)『實報無障礙土』,證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報土,行真實之法,感得勝報,色心不相防,故名實報無障礙土;(4)『常寂光土』,常者,法身本在常住之體也,寂者,解脫一切諸相永寂也,光者,般若照諸相之智慧也,此三德不縱不橫,名曰秘密藏,是乃諸佛如來之所依所居,故謂之常寂光土。
總而言之,『諸佛淨土』乃如同西方極樂世界,其所以『依報莊嚴』,全由 阿彌陀佛(諸佛)不思議願力所成,而欲往生者,亦必先淨化其心(業),方能與 阿彌陀佛(諸佛)願力感應道交,是故往生者是靠自力(淨化其心及信、願、行三資糧)與他力(阿彌陀佛或諸佛願力)而成。反觀今日末法時代之娑婆世界,尤其是臺灣之社會,到處充滿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之亂象,眾生心中個個皆存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之毒,難怪水災、火災、風災、地震、恐怖事件(尤以美國九一一事件更是震撼全球)等層出不窮,如同 世尊所示五濁(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)惡世,真實不虛。是故欲成就『人間淨土』,首先要消除眾生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之毒,方能冀望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諸惡業之銷聲匿跡;又只要身、語、意三業淨化,就不會招致水災、火災、風災、地震、恐怖事件(或戰爭)之禍害,而獲得『風調雨順』『國泰民安』之人間淨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Thursday, November 17, 2005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
http://famscl.groups.com.tw/
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
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school/famscl/
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
http://hk.groups.yahoo.com/group/famsclnet-1/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weblog.php?blog_id=986
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
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

以前之《學佛心得》文章

仁者法鑑:

因本『妙音書院』網站成立較遲,故末學以前之《學佛心得》無法重新上載,若有要閱讀者,請至下列其他『妙音書院』網站下載或直接閱讀,不便之處,尚祈見諒,謝謝。 阿彌陀佛!
妙音書院【http://famscl.groups.com.tw/
http://family.club.hinet.net/famscl
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
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
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
http://hk.groups.yahoo.com/group/famsclnet-1/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weblog.php?blog_id=986
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
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