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August 29, 2007

1745-何等為『十不二門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十不二門』

眾所周知:『十不二門』者,謂 荊溪尊者釋《法華玄義》所明之本跡十妙,立十種不二門,歸結之於一念之心,以示觀法大綱,發其深意。至於何等為『十不二門』?依《法華玄義釋籤》開示:十門何為而設也?蓋荊溪大師,因釋《法華玄義》,其中廣明十妙之旨,法相該博,學者難入,故於跡本二門之間,對前十妙,立此『十門』,復於門門之下,結歸一念,為令修學之人,於一念心開,妙解立妙行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【色心不二門】,有形質礙之法,而無知覺之用,既異於心,故稱為色。雖有知覺之用,而無質礙可見,以能緣慮,名之為心。諸文有云名色者,心不可見,但有其名,名即心也。故《智度論》云:「一切諸法中,但有名與色,更無有一法,出於名色者。」然以情見言之,色心二法有異,以理而論,一切諸法唯心本具,即是妙色妙心,心即是色,色即是心;心外無色,色外無心。互具互攝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,所以為門也。
(二)【內外不二門】,此就內外二境論內外二觀也。謂眾生諸佛及以依報名為外境;自己心法,名為內境。於此內外二境,皆以三觀(空觀、假觀、中觀)觀之,即名內外二觀也。然若論修觀次第,必先觀內心;若論機入不同,故須內外並列。復為顯其妙義,必須內外互融,隨觀一境,皆能遍攝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,所以為門也。
(三)【修性不二門】,修謂修治造作,即隨緣變造之事也;性謂本有不改,即真如不變之理也。性德不出色心,修德莫非三觀。今示全性起修,則諸行無作;全修在性,則一念圓成。是則修外無性,性外無修,互泯互融,故稱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四)【因果不二門】,因即從迷而言,果乃就悟而說。始從人、天,終至等覺菩薩,皆名為因,唯妙覺佛,獨稱為果,良以九界眾生,無明惑覆,實相之理未顯,名因;唯妙覺佛,無明淨盡,實相之理,究竟顯發,隨機應現,設化無方,乃名果也。十界迷悟雖殊,實相始終理一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五)【染淨不二門】,無明之用為染,法性之用為淨。無明、法性,體本不二,用乃有殊。迷則全法性而為無明,全起無明之用,以在纏心,變造諸法,念念住著,名之為染。悟則全無明而為法性,全起法性之用,以離障心,應赴眾緣,念念捨離,名之為淨。然在纏,染心本具妙理,與淨不殊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六)【依正不二門】,依者,依止之處,即所依之土也。正者,正受其報,即能依之身也。如佛果後,示現下三國土(同居土、方便土、實報土)名為依報;示現前三教主(藏、通、別三教果佛)及九界身,名為正報。法華開顯三土,即是寂光,九界無非圓佛,寂光即所依之土,圓佛乃能依之身。以寂光、圓佛,理本無二,故能依中現正,正中現依。果既依正不二,因亦復然,由理同故。即知諸佛、眾生,體用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七)【自他不二門】,自即自己,他謂他機,此就三法論也。佛法、眾生法,皆名為他;唯己心法,名之為自。以由十界互具,則心、佛、眾生各有生佛。若己生佛顯,則與他佛、生佛同,俱為能化;唯他眾生生佛,而為所化。故云他生他佛尚與心同,況己心生佛,寧乖一念?既同一念,自他豈殊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八)【三業不二門】,三業者,如來果後垂化,清淨身口意業也。謂身輪現通,口輪說法,意輪鑑機。當知身尚無身,說亦非說,身口平等,等彼意輪,心色一如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九)【權實不二門】,權謂權謀,即九界七方便之法也;實謂真實,即佛界圓乘之法也。蓋《法華經》已前,四時未會,權實不融。至《法華經》開顯九界七方便(謂藏通兩教二乘為四,及藏通別三教菩薩共為七,以其同修方便之道故)之權,即是佛界圓乘之實。實即是權,權即是實;實外無權,權外無實。皆稱秘妙,故云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(十)【受潤不二門】,受潤者,從喻而立名也。受即領納,以三草二木喻七方便,眾生為能受也。潤即沾潤,謂如來說前四時三教之法,如雲注雨,為能潤也。《法華經》開前四時三教之法,皆即圓法。七方便眾生,咸蒙授記作佛。譬如三草(下草喻人、天,中草喻聲聞、緣覺,上草喻藏教菩薩)二木(小樹喻通教菩薩,大樹喻別教菩薩),皆一地所生,一雨所潤,無復差降,故名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,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。
由此觀之,如此『十門』,皆以不二命名者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無知?何以故?蓋《法華經》以前,四時(華嚴時、鹿苑時、方等時、般若時)三教(藏教、通教、別教)所談色心等十,一一隔異,名之為二。至于《法華經》,開顯四時三教所談偏權之法,皆即圓實,實理既彰,色心等法,圓融自在,互攝無外,咸名不二。十門既對十妙而立,妙即不二,不二即妙,故此十門,不二為目,門即能通之義,欲以十門之易,而通十妙之難也。
總而言之,荊溪尊者釋《法華玄義》所明之本跡十妙,立十種不二門,歸結之於一念之心,以示觀法大綱,發其深意。換言之,即所謂(1)『色心』,有形質礙之法,而無知覺之用者,名為色,無形質而有知覺緣慮之用者,名為心;(2)『內外』,眾生諸佛及依報名為外,唯自己之心法名為內;(3)『修證』,修治造作之功,名為修,本有不改之體名為證;(4)『因果』,能生之行,名為因,所生之德,名為果;(5)『染淨』,無明之用,名為染,法性之用名為淨;(6)『依正』,此為依正之二報,眾生所依之國土資具,名為依報,能依之心身,名為正報;(7)『自他』,此就三法而論,佛法眾生法名為他,心法名為自(8)『三業』,身之發動名為身業,口之發動名為口業,意之發動名為意業;(9)『權實』,九界七方便之法名為權,佛界圓實之法名為實;(10)『受潤』,此從喻之名也,受即領納,三草二木藏通別圓五乘之機,名為能受,潤即沾潤,如來所說前四時三教之法如雲之注雨,名為能潤。此十門皆名為不二者,蓋《法華經》已前四時三教所談之色心等,一一隔異,是名為二,至《法華經》而四時三教所談偏權之法,皆是諸法實相,諸法實相,平等一如,為中之一法,無隔歷不融之法,故總名為不二也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8月26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hercafe.yam.com/blog/famscl/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