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y 03, 2007

1663-何等為『七聖』

標題:何等為『七聖』

眾所周知:『七聖』者,又名七士夫,或七大夫,或七聖人。如同《俱舍論》說:「學無學位有七聖者,一切聖者皆此中攝。」至於何等為『七聖』?依《妙法蓮華經玄義》開示:七聖位,一隨信行;二隨法行;三信解;四見得;五身證;六時解脫羅漢;七不時解脫羅漢,通名者,正也,苦忍明發捨凡性入聖性,真智見理故名聖人。茲分述之如下:
(一) 【隨信行位】者。是鈍根人入見道之名也。非自智力,憑他生解,是人在方便道,先雖有信以未習真信,不名為行;行以進趣為義,從得苦忍真明,十五剎那進趣見真,故名隨信行位也。
(二) 【隨法行位】者。即是利根入道之名也。利者,自以智力見理斷結,在方便道能自用觀,觀四真諦法但未發真,不名為行;因世第一法發苦忍真明,十五剎那進趣見真,故名隨法行位也。
(三) 【明信解位】者。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轉名信解人也。鈍根憑信進發真解,故名信解,是人證果有三(1)證初果(須陀洹)者,有三種(a)行中須陀洹,即是向也;(b)住果正是須陀洹也;(c)勝進須陀洹,亦名家家,即是斯陀含向也。(2)證二果(阿那含)者,即有二種(a)向者,從初果心後,更修十六諦觀,七菩提行現前,即此世無漏斷煩惱,一品無礙,斷欲界一品煩惱乃至斷五品,皆是於向,亦名勝進須陀洹;(b)果者,若斷六品盡,證欲界第品解脫,即是斯陀含果也;(3)證阿那含果,亦有三(a)向者,若斷欲界七品乃至八品,皆名為向,亦名勝進斯陀含;(b)果者,九無礙斷欲界,若證第九解脫,即名阿那含果也;(c)勝進阿那含,斷五上分結,謂色無色染等,即阿羅漢向也;(4)羅漢但有一,謂住果也。
(四) 【明見得位】者。法行人轉入修道,名為見得人也。是利根人,自以智勳見法得理,故名見得,是人在思惟道,次第證三果超越二果,亦如信解中分別。但以利根,不藉聞法不假眾具,自能見法得理為異也,見得但是不動根性,若證阿那含果,亦有五種七種八種般不同也。
(五) 【明身證位】者。還是信解見道二人,入思惟道用無漏智,斷上下分結,發四禪四無色定,即是用共念處,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,入九次第定三空,事性兩障先已斷盡;又斷非想事障,滅緣理諸心心數法,入滅盡定,故名身證阿那含也。是阿那含有二種(1)住果,但是阿那含也;(2)帶果行向,即是勝進阿那含也,亦是羅漢向攝。如同《釋論》云:「那含有十一種,五種正是阿那含,六種阿羅漢向攝。」此身證者,即是勝進為羅漢向攝,五種七種般皆有上流般,八種般但有現般無色般也。
(六) 【明時解脫羅漢】者。是信行鈍根,待時及眾緣具方得解脫,故名時解脫羅漢。羅漢名含三義,殺賊、不生、應供也。位居無學,羅漢有五種,隨信行生退法、思法、護法、住法、升進法,得盡智無學等見也。此五種阿羅漢,是信種性根鈍,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處,所說法及人隨順,善根增進不能一切時所欲進也,是五種各有二種(1)不得滅盡定,但是慧解脫;(2)得滅盡定,即是俱解脫,證果時三明八解,一時俱得,故名俱解脫也。
(七) 【不時解脫羅漢】者。即是法行利根,名不動法阿羅漢也。此人因中修道,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修善業,不待眾具,故名不時解脫。是人(1)不為煩惱所動,故名不動(不動是不退義,成就三智,謂盡智無生智無學等智);(2)能用重空三昧,擊聖善法以定捨定,故言能擊。是不動羅漢亦有二種(1)不得滅盡定,但名慧解脫;(2)得滅盡定,即是俱解脫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七聖』者,又謂之七士夫,七大夫,七聖人,為四教儀之目也。蓋聖者正也,以正智照見真理,故名,見道以上者是也。差別其聖者之位次,有八聖,四向四果是也。今由利鈍之根性差別其聖者,則為七聖。如同《俱舍論》曰:「學無學位有七聖者。一切聖者皆此中攝:一隨信行,二隨法行,三信解,四見至,五身證,六慧解脫,七俱解脫。」《四教儀》曰:「七聖位者:一隨信行,二隨法行,三信解,四見得,五身證,六時解脫羅漢,七不時解脫羅漢。」《止觀》曰:「若析法入空,有無二門所斷三道,如毘曇所明七賢七聖四沙門果,成論所明二十七賢聖等,差別位次。」
總而言之,從凡夫聞佛說『四諦法』起修,快者三生,遲者六十劫,其中又有『隔陰之迷』,進進退退,故有(1)決定聲聞(只求自利,超出三界火宅);(2)退菩提心聲聞(原本發自利化他菩提心者,因心不堪忍,心不調柔,自輕己身等故而退失菩提心,如舍利弗尊者之前世);(3)應化聲聞(諸佛菩薩示現,以助佛弘法,如須菩提尊者);(4)增上慢聲聞(自認已證無學之阿羅漢果位,沒有更究竟者,如佛說法華經之前而退席者)之別。是故,欲此生證『阿羅漢果』者,誠非易事,何況欲此生『明心見性』,甚或『即身成佛』,更是癡人說夢(除非佛菩薩示現)。難怪歷代高僧大德,都鼓勵吾人修行三根普被之『淨宗念佛法門』,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俟證得三不退(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)之『八地菩薩』,再倒駕慈航到娑婆世界普渡眾生,滿菩提願,是有其道理的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7年5月2日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city.udn.com/blog?famscl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 】 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