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July 16, 2006

1489-云何為『食施之內涵』

標題:云何為『食施之內涵』

眾所周知:五乘佛法,人、天乘只是世間法,不了生死;聲聞、緣覺乘雖為出世間法,卻惟自了,未能度眾,仍非究竟;真能上弘下化,廣度群生,悲智雙運,福慧齊修,圓滿佛果,即是菩薩乘-修『六度萬行』之法,此即是佛陀說法之真正本義。而六度萬行』之法中,首推『布施度』,梵語檀那,此翻布施,謂布己所有,施與眾生。布施度『慳貪』,略分三種:(1)財布施(2)法布施(3)無畏施。而財布施中,最普遍為『食施』。至於云何為『食施之內涵』?依《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》開示:復次慈氏以食施者,當施『五事』。云何為五?即所謂
(一)『施命』。若人無食難以濟命。
(二)『施色』。因得食故顏色和悅。
(三)『施力』。以是食故增益氣力。
(四)『施樂』。以此食故身心安樂。
(五)『施辯』。若飢餓者身心怯弱,言說謇訥不能辯了,飲食克足身心勇銳,得大辯才智慧無礙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五事』,即是食施之內涵,而且菩薩摩訶薩施飯食時,應作如是迴向發願:「我施食時施此五事,若施命者願與一切眾生,得佛壽命長遠無量,一劫二劫隨願而住;施色者願與一切眾生,得佛色身如紫金色,照曜世間過百千日;施力者願與一切眾生,得佛十力一一節中,皆有八萬四千六百六十三種那羅延力;施樂者願與一切眾生,得佛無比涅槃安樂;施辯者願與一切眾生,得佛世尊四無礙辯。」
總而言之,布施度『慳貪』,約功德而言,能行布施,即可除怨;約對治煩惱而言,則可去除貪慳之障。又布施為佛弟子應有之德行,六度、四攝都以布施為首。小乘雖以自度為主,然亦深重布施之修行。由布施程度之深淺,可為佛弟子對於佛法有無深切認識之測驗。舉凡對佛法有深切認識者,對財物布施無不量力而行。布施是一種犧牲,能把自己所有之財物施於人,或獻出自己精神生命去成就他人;布施是順於無常、無我之真理,故能大心行施之人,對佛法之正理最易契入。學佛有自利行與利他行二種,布施是利他行中最顯著之表現。換言之,人人隨時隨處都有布施之機會,只要有犧牲自我、同情他人之心,盡其在我,固不限於家財無盡方可行布施,布施到沒有任何東西不可捨,施捨之後,不但不計酬報,亦無一點悔意,至此地步,可算是『三輪體空』之具足布施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6年7月16日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
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school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 】 【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