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September 22, 2006

1550-何等為『四靜慮天』

標題:何等為『四靜慮天』

眾所周知:『四靜慮天』者,其天處也,舊云四禪天。禪者梵語禪那之略,舊譯曰思惟,新譯曰靜慮。靜息心慮之義。易言之,即禪定者得靜息心慮之人之天處,故謂之靜慮。其靜慮有四種之淺深,故生處亦有四處之高下,是色界之四禪四靜慮也,此四靜慮又有諸天之別。至於何等為『四靜慮天』?依《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》開示:色定地中靜慮『有四』,靜謂寂靜,慮者緣慮,慮專一境,故名靜慮。何等為四?即所謂
(一) 【初靜慮天處】。有三(1)『梵眾天』,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眾;(2)『梵輔天』,大梵前後行列侍衛故名梵輔;(3)『大梵天』,廣善所生故名為梵,此梵即大,故名大梵,由彼獲行中間定故,最初生故,最後歿故,威德等勝故,名為大。
(二) 【第二靜慮天處】。有三(1)『少光天』,自地天內光最小故;(2)『無量光天』,光明轉勝量難測故;(3)『極光淨天』,淨光遍照自地處故。
(三) 【第三靜慮天處】。有三(1)『少淨天』,意地受樂說名為淨,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;(2)『無量淨天』,此淨轉增量難測故;(3)『遍淨天』,此淨周普故名遍淨,意顯更無樂能過此。
(四) 【第四靜慮天處】。有九(1)『無雲天』,以下空中天所居地,如雲密合故說名雲,此上諸天更無雲,地在無雲首,故名無雲;(2)『福生天』,更有異生勝福,方所可往生故;(3)『廣果天』,居在方所異生,果中此最勝故;(4)『無想天』,修加行時偏厭於想,想滅為首,名無想天。自上五天名『五淨居』,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,故名為淨,淨身所止,故名淨居(1)『無繁天』,繁謂繁雜或謂繁廣,無繫雜中此最初故,繁廣天中此最劣故;(2)『無熱天』,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,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;(3)『善現天』,已得上品雜修靜慮,果德易彰故;(4)『善見天』,雜修定障除,品至微見極清徹故;(5)『色究竟天』,更無有處於有色中能過於此,名色究竟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四者』,名『四靜慮天』,其諸大梵天王,西云梵摩,此云寂靜,又亦清淨清潔之義,即四靜慮俱得梵名。其第四禪主名為大梵,故《大般若五百七十》云:「堪忍世界主大梵天王,即同法華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也。然第四禪等大千界,下三靜慮皆有梵王,自地中尊亦得名大,梵王無量故得云諸。」經但總言『色四靜慮』,諸大梵王明盡來也,亦與眷屬無量天子俱者同欲界來,故復云亦;王來臣從眷屬必俱,數既繁多故云無量
總而言之,『四靜慮天』,係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色界四天處也。分別之以受與觀覺(新曰尋伺):(1)『初禪天』,初禪已上,不須分段食,故無鼻舌二識,唯就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,而與意識相應,有樂受而與三識相應,且有覺觀之二者,此地『薩婆多部』立梵眾、梵輔之二天,『經部』與『上座部』,加大梵天為三天(薩婆多以之於梵輔天中攝),故初禪天有三天;(2)『二禪天』,二禪已上,亦無眼耳身之三識,僅有意識之一,因而惟有喜捨二受,與意識相應,無眼等五識,故無樂受,又意識之怡悅麤大,故是喜受而非樂受,但無覺觀二者,此地有少光、無量光、極光淨(光音)之三天;(3)『三禪天』,是亦僅有意識,有樂捨二受與上相應,此地意識怡悅之相,至極淨妙,故立為樂受,此地亦有少淨、無量淨、遍淨之三天;(4)『四禪天』,此亦僅有意識,唯有捨受與之相應,此地『薩婆多部』『經部』二部立無雲、福生、廣果、無煩、無熱、善見、善現、色究竟之八天,『上座部』於此加無想天為九天(薩、經二部攝之於廣果中),故『薩婆多部』有十六天,『經部』有十七天,『上座部』有十八天,『大乘唯識』與『上座部』之義同為十八天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06年9月22日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【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home.kimo.com.tw/famscl/ 】 【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famscl/ 】 【http://blog.yebi.com.tw/blog/famscl 】 【http://myblog.pchome.com.tw/famscl/】 【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myclub/famscl/ 】 【http://club.yam.com/club/Learning/Religion/famscl/ 】 【http://groups.msn.com/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

No comments: